一声震动惊秦始,猛过当年椎晋鄙。
山东豪俊尽生心,圯上老人应不喜。
英雄坚忍事方成,徼幸何须学庆卿。
副车误中知天意,要使沙丘载臭行。
扶苏不得作天子,总在沙丘龙一死。
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
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花。
报赵尽倾秦郡县,报韩只得博浪沙。
【赏析】
此诗为元代散曲家所写。诗人通过歌颂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表现了对秦朝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对农民起义军领袖赵高的赞扬。
“一声震动惊秦始,猛过当年椎晋鄙。”起句以声传神,以声传情,用“一声”二字概括了荆轲刺秦王的整个行动,突出了他行刺时那种慷慨悲壮、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这“一声”之声,不仅震撼了秦始皇的心脏,而且震撼了当时整个秦王朝的统治集团。接着以“猛过”一词来形容荆轲刺秦王时那种勇猛顽强的精神。而当年的晋鄙之所以能被刺死,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以暴制暴”的道理,而只知道以武力镇压人民。这里用对比的方法,强调了荆轲行刺时那种正义必胜的大无畏精神。
“山东豪俊尽生心,圯上老人应不喜。”“山东豪俊”,指崤山以东的豪杰之士。“圯上老人”,是说荆轲在行刺之前曾拜访过一个卖药的老头儿(即张良)。这里以荆轲刺秦王的行动来激发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使人们看到:只有勇敢地拿起武器,才能推翻旧的反动统治。
“英雄坚忍事方成,徼幸何须学庆卿。”意思是说,英雄应当坚定地忍耐下去,最后才能成就大业;侥幸求得成功,那只能算是庆卿一类的小人行径。这里以荆轲刺秦王的成功为例,告诫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去做那些靠投机取巧而苟且偷生的人。
“副车误中知天意,要使沙丘载臭行。”这里的“副车误中”是指燕太子丹派副车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沙丘载臭行”是指后来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又用车把他的尸体拉到沙丘宫中。这里以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的遭遇作比喻,说明赵高篡位后必将受到惩罚。
“扶苏不得作天子,总在沙丘龙一死。”意思是说,如果扶苏当了皇帝,那就不会有沙丘之变的发生。因为秦始皇死后,长子扶苏继位为皇帝,但因赵高等人的陷害而被诬杀于上郡,次子胡亥则继承了皇位。这里以秦始皇和扶苏的命运作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赵高的憎恨之情。
“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可怜”是可叹的意思,“百万死秦孤”是指秦王朝灭亡时,成千上万的人民惨遭杀害。“只有赵高能雪耻”是指赵高在篡夺皇位之后,能够为死去的秦二世报仇雪恨。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赵高罪行的谴责。
“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花。”“赵高生长赵王家”是指赵高出身于赵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泪洒长平”是指他曾经为了报父仇而参与长平之战,并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泪洒长平作血花”形象地描绘了赵高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情景。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赵高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感慨。
“报赵尽倾秦郡县,报韩只得博浪沙。”意思是说,为了替赵国报仇,荆轲曾带领刺客们攻陷秦都咸阳;为了替韩国复仇,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时失败了。这里以荆轲的行动作为引子,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赵高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赵高行为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