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卿匕首渐离筑,诸侯宾客一时哭。
筑声总为故人悲,下报知交擿不迟。
白首相要在一死,缟冠相送未多时。
生劫宁因燕太子,深雠多为樊于期。
风雨萧萧生易水,一歌直与招魂似。
吾家渐离应与俱,彼竖舞阳安用此。
亦知此去事无成,争奈田光一死轻。
剑术虽工亦何益,丈夫原不为功名。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之手。它以易水为背景,描绘了荆轲刺秦的壮烈场面,表达了对荆轲英勇精神的赞美和对战国时期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与译文:
易水行
注释:易水是古代一条河流的名字,位于今河北省易县附近,因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而闻名。
荆卿匕首渐离筑,诸侯宾客一时哭。
译文:荆轲手中的匕首逐渐离身,筑墙的工匠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一时间所有的诸侯宾客都为之落泪。
筑声总为故人悲,下报知交擿不迟。
译文:荆轲的筑声总是为了他的朋友而悲伤,他的离去不会让知道这些的人感到不快。
白首相要在一死,缟冠相送未多时。
译文:我们这些白发苍苍的老朋友都要面对一死的命运,而他们穿着白色丧服来送荆轲,时间并不太长。
生劫宁因燕太子,深雠多为樊于期。
译文:生命被夺走是因为燕太子(即太子丹),深厚的仇恨往往是因为樊于期。
风雨萧萧生易水,一歌直与招魂似。
译文:风雨交加的易水边响起了歌声,它的旋律让人想起招魂曲一般。
吾家渐离应与俱,彼竖舞阳安用此。
注释:此处指的是赵国勇士豫让,他曾在荆轲刺杀失败后化装成陌生人去刺杀赵王,但最终未能成功。
亦知此去事无成,争奈田光一死轻。
译文:我知道这次行动可能不会有结果,但无奈的是田光已经死了,他的牺牲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剑术虽工亦何益,丈夫原不为功名。
译文:即使剑术再精湛,也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真正的男人不应该只是为了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易水边的场景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的悲壮色彩和英雄气概。诗中既有对荆轲英勇行为的赞扬,也有对悲剧结局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白首相要”和“缟冠相送”的生死离别,以及“剑术虽工”与“丈夫原不为功名”的选择,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意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