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注释:
秋日
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秋日偶成》。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槿花委露渚莲愁”,描绘了一幅秋日里槿花盛开、荷花凋零的景象。槿花的颜色鲜艳,如同少女般娇嫩,而荷塘里的莲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残败的莲蓬。这一景象让人想起了古人的诗句“芙蓉泣露香初歇”和“荷叶田田秋色分”。
第二句“无复红妆荡小舟”,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景象。这里用“红妆”比喻花朵,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凋谢后的落寞和凄凉。同时,“小舟”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浓淡云山堪入画”,是对前两句景象的升华。这里用“浓淡”来形容云山的色彩,将它们描绘得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令人陶醉。同时,“堪入画”则强调了这一景象的美丽和震撼,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四句“萧闲门径自宜秋”,则是对前四句景象的延续和深化。这里的“萧闲门径”指的是秋天的门径,它们安静而宁静,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同时,“自宜秋”则表达了秋天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第五句“当时载酒人如鹤”,是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这里用“鹤”来形容那些曾经陪伴自己度过欢乐时光的朋友,他们如同仙人一般高洁、优雅。同时,“载酒人”则暗示了过去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六句“昨夜吹箫月满楼”,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里用“吹箫”形容夜晚的静谧和美好,而“月满楼”则象征着希望和期待。同时,“鸿雁欲来江欲冷”则描绘了一幅即将到来的冬天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白蘋风起思悠悠”,则是诗人对逝去的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这里的“白蘋”指的是白色的水草,它们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同时,“风起思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纷乱和无尽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和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