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庙下鹧鸪啼,芳草王孙去路迷。
春水看消巴蜀雪,桃花游遍武陵溪。
朝云梦里江南路,风雨灯前夜半鸡。
归到故园秋未老,一尊还唱白铜鞮。
子建自楚归,过访。子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字仲德,山阳郡高平县人,曹操帐下文臣。他的才华和学识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
湘君庙下鹧鸪啼,芳草王孙去路迷。
在湘江边上,鹧鸪的叫声让人心碎,而那芬芳的草儿也让人迷失方向。鹧鸪是一种鸟类,生活在南方的山林中,它们经常发出凄厉的叫声,给人们带来一种忧伤的气氛。而芳草则代表着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生机勃勃,但同时也让人迷失方向。这里的“王孙”指的是那些离开故乡的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春水看消巴蜀雪,桃花游遍武陵溪。
春天的水已经融化了巴蜀的雪花,而那些桃花也已经游遍了武陵溪。巴蜀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地区,那里的冬天非常寒冷,但春天时却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提到的“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繁衍。而“武陵溪”,则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它位于武陵山脉的脚下,水流清澈,风景秀丽。
朝云梦里江南路,风雨灯前夜半鸡。
朝云在梦中走过了江南的道路,而当风雨来临的时候,灯光下的夜半鸡叫声响起。朝云在这里指的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曾经在江南生活过很长时间,对那里的风景和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而“夜半鸡”,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传说,据说在半夜时分,有公鸡会鸣叫,这种声音能够驱赶邪恶和邪灵。
归到故园秋未老,一尊还唱白铜鞮。
回到了故乡,却发现秋天还没有结束,而自己还在唱歌。这里的“故园”,指的是故乡的土地和亲人,而“秋未老”则表示故乡的景色依然美丽动人。这里的“一尊”,是指酒樽,而“唱白铜鞮”则是一种古代的音乐形式,它的声音悠扬动听,能够让人陶醉其中。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传达出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哲理和寓意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