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柳才惊寒食逢,弟兄奔走各西东。
落花有恨随风舞,芳草无情泣露浓。
白发暗添沦落里,青春已过乱离中。
寥寥先陇南山外,谁为持觞一扫松。
避地寒食
插柳才惊寒食逢,弟兄奔走各西东。
落花有恨随风舞,芳草无情泣露浓。
白发暗添沦落里,青春已过乱离中。
寥寥先陇南山外,谁为持觞一扫松。
注释:
- 插柳才惊寒食逢,弟兄奔走各西东。
- 这句诗描述的是清明节时的景象。寒食节,又称禁火节,是一个纪念忠臣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吃冷食以示哀悼。插柳是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寓意驱邪避疫。诗人在这里用“插柳”来引出寒食节的场景。
- 落花有恨随风舞,芳草无情泣露浓。
- 这句诗描绘了清明节后的景象。落花代表着春天的逝去,有恨意地随风飘舞;而芳草则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却在露水中含泪生长。这里的“泣露”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哀怨与坚韧。
- 白发暗添沦落里,青春已过乱离中。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发代表着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暗喻着自己或他人在动荡不安中度过的时光已经悄然流逝。青春已逝,意味着美好的年华被战争和混乱所消磨。
- 寥寥先陇南山外,谁为持觞一扫松。
- 这句诗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寥寥无几的先人坟墓位于南山之外,无人祭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后的凄凉和失落。最后一句“谁为持觞一扫松”,则是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