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日出破江昏,潮入中流砥柱分。
白石不消千古雪,乱鸥忽起半沙云。
香粳红粟来吴饷,犀甲戈船到水军。
最是黄山风水阔,莫教吹笛恼龙君。
【注释】
晓过黄山书所见:在早晨经过黄山时写下的诗作。晓,天刚亮;过,指经过;书,指写诗。
海门: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日出破江昏:意思是说,太阳从海门(山海关)冒出头的时候,阳光照到大江上,水波连成一片白茫茫的。破江昏,形容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潮入中流砥柱分:意思是说,潮水进入大海,在中间的礁石上冲刷开来,形成一道道激流,犹如在砥柱上划开一道道裂痕。砥柱,是黄河中的一个岛状岩石,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面。
白石不消千古雪,乱鸥忽起半沙云:意思是说,白色的石头上还留着千年未化的白雪,忽然间飞起来的是乱哄哄的海鸥。乱鸥,即“乱鸥鹭”,指海鸥。
香粳红粟来吴饷,犀甲戈船到水军:意思是说,送来的是江南出产的香粳米和红粟米,还有犀牛甲片制成的战盔和戈船。犀甲戈船,是指古代用犀牛皮做铠甲、以戈作为武器的战船。饷,这里指供给。
最是黄山风水阔,莫教吹笛恼龙君:意思是说,最使人感到宽广的是黄山的水流。不要因为吹笛声而惹怒了龙君。龙君,传说中东海龙王的别称。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早晨过黄山时的感受和景色。
首联“海门日出破江昏,潮入中流砥柱分”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观图:朝阳刚刚升起,海面上泛起层层金光,把整个江面都映照得一片通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一样。此时,潮水正涌入大海中央的礁石上,形成一道道激流,犹如在礁石上刻下一道道裂痕。这一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白石不消千古雪,乱鸥忽起半沙云”进一步描绘了黄山的奇景。白色的石头上还留着千年未化的白雪,忽然间飞起来的是乱哄哄的海鸥。这些鸟儿在蓝天白云之间翱翔,给黄山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颈联“香粳红粟来吴饷,犀甲戈船到水军”则展现了江南的富饶与繁荣。送来的是江南出产的香粳米和红粟米,还有犀牛甲片制成的战盔和戈船。这些战船都是江南的水军使用的,可见江南水军的战斗力之强。
尾联“最是黄山风水阔,莫教吹笛恼龙君”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黄山的水流如此宽阔,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然而,不要因为吹笛声而惹怒了龙君。这里的龙君指的是东海龙王,他掌管着东海的水域。因此,这里的龙君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威严。
这首诗通过对黄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敬畏与保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