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
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
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尘世流光嗟百五,浮图幻界诧三千。
海门翠割蓬莱股,地轴苍擎太华颠。危石堕云争一发,瘦筇削玉过双肩。
行厨傍午开僧阁,啼鸟留春近客筵。载酒犹问字,挂巾萧散类逃禅。
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
采芳未许芝同茹,结佩空期璧共连。谷应雄谈惊鹤梦,潭惊长啸起龙眠。
青山若与斯文契,白日宁于我辈延。造次雪盈明镜里,等闲霞散落花前。
巨灵忽负鳌头矗,旧鬼潜悲马鬣迁。碑蚀文章苔浸渍,偶迷翁仲草芊绵。
乌鸢蝼蚁俱成累,钟鼎山林各自便。万井村墟空杼轴,半楼风月尚秋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注释,并附上赏析。
第一部分:清明约友游昆山
诗句
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
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
译文
每逢节日都感慨时光匆匆,偶尔出游感到惭愧不如古人。现在正值春水初生时节,应该继续游览舞雩台。
恰逢人时并不合适再继续前行,童稚的儿童和成年的男子一同陪伴我。何必再去羡慕仙人的翅膀,远离尘世的自由?
赏析
“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这个特殊时刻,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也有些许遗憾未能像古人一样畅游。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于古人行为的羡慕。
“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想要继续游览的意图。这里的“修禊”指的是一种古代的节日,而“舞雩天”则是指舞雩台(一种古代的祭祀场所),表明作者想要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继续他的旅行。
第二部分: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
诗句
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
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尘世流光嗟百五,浮图幻界诧三千。
海门翠割蓬莱股,地轴苍擎太华颠。危石堕云争一发,瘦筇削玉过双肩。
行厨傍午开僧阁,啼鸟留春近客筵。载酒犹问字,挂巾萧散类逃禅。
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
采芳未许芝同茹,结佩空期璧共连。谷应雄谈惊鹤梦,潭惊长啸起龙眠。
青山若与斯文契,白日宁于我辈延。造次雪盈明镜里,等闲霞散落花前。
巨灵忽负鳌头矗,旧鬼潜悲马鬣迁。碑蚀文章苔浸渍,偶迷翁仲草芊绵。
乌鸢蝼蚁俱成累,钟鼎山林各自便。万井村墟空杼轴,半楼风月尚秋千。
译文
恰逢人时并不合适再继续前行,童稚的儿童和成年的男子一同陪伴我。何必再去羡慕仙人的翅膀,远离尘世的自由?
寺因为吴兴太守张景阳的题咏而显得更加美丽,景色从荆门到荆州都被点染得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尘世间的时光犹如短暂的五十年,佛教世界却像是拥有三千年的寿命。
海门被翠绿切割如蓬莱山的腿部,大地的轴线如同支撑着太华山巅一样高耸入云。危险陡峭的山峰仿佛随时会坠落,瘦长的竹杖削成了如同玉石一般的双肩。
中午时分,僧人开始准备午餐开饭堂,鸟儿停留在春天的庭院中。带着美酒去拜访朋友,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穿着布巾,洒脱不羁,如同逃避佛门修行一般。
我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今天或昨天,知己的朋友先后到来或离去。道士通过虚词向天地表达敬意,寻找书写的节奏和韵律来整理遗书。
采来的花朵不能和灵芝一起食用,希望结下的佩饰能和璧玉一起相伴。山谷里传来雄壮的声音使鹤儿惊动,潭水中的长啸声让龙鱼惊醒。
如果青山能够理解我们这些文人的心志,太阳的光芒就不会让我们感到寒冷。偶然间雪花飘满明亮的镜子里,悠闲地落满了花园的前方。
巨大的神灵忽然背负着巨鳌站立不动,已经化为尘土的古人隐藏在马鬣之间迁移。碑文已经被风雨侵蚀变得模糊不清,偶尔迷失在杂草之中的石碑让人困惑不已。
乌鸦和蚂蚁都成为了累赘,钟鼎和山林各自有其好处。万户人家的村庄空荡荡只剩下农具和纺织工具,半座楼阁依然有着迷人的风月,人们仍然在上面秋千嬉戏。
巨灵忽然背起了巨大的鳌头站立不动,过去的鬼魂在马鬣之间悄然迁移。碑文已经被风雨侵蚀变得模糊不清,偶尔迷失在杂草之中的石碑让人困惑不已。
乌鸦和蚂蚁都成为了累赘,钟鼎和山林各自有其好处。万户人家的村庄空荡荡只剩下农具和纺织工具,半座楼阁依然有着迷人的风月,人们仍然在上面秋千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