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
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蹑霢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清明约友游昆山
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
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蹑霢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注释:
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
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蹑霢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清明节出游的赞赏之情。
首联“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动人。杂英疏薄无多好,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虽然稀疏,但仍然美丽动人。新柳纤柔有底妍,则形容了新长出的柳树柔软而美丽。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的美景给人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颔联“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游的喜悦心情。略见愁随身外遣,意味着在出游的过程中,忧愁被暂时忘却,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漫凭句就醉中联,则描述了诗人在饮酒作乐中与朋友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他对友人出游的喜爱和期待。
颈联“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则是对友人出游时机和风景的评价。乘时物色从教在,意味着选择在此时出游,是非常合适的。即事风光岂偶然,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出游的风景并非偶然,而是自然之美的展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游时机和风景的赞美和肯定。
尾联“蹑霢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则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情景。蹑霢归来清不寐,形容诗人回到家乡后心情舒畅,难以入睡。筠窗细写白云篇,则是诗人在月光下静思冥想,写下了《白云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出游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通过对友人出游时机和风景的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