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汩汩树层层,短笠瓢空去秣陵。
依旧青山风雪里,筚门深掩一龛灯。

【注】一公:指僧人。天界寺:在南京秦淮河北岸,为南朝梁时所建。

汩汩:水流声。树层层:树叶繁密。短笠瓢空:僧徒的行头简陋。去秣陵:离开秣陵(今南京市),前往天界寺。

青山风雪里:山中风雪交加的景象。筚门深掩:柴门紧闭。一龛灯:和尚的供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一位僧人返回天界寺所作的诗。

第一句“江流汩汩树层层”,写诗人送别朋友的场景。江水悠悠地流淌,岸边树木郁郁葱葱,景色十分迷人。诗人以“汩汩”和“层层”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和树木参天的茂密情景,为全诗奠定了雄浑而宁静的背景基调。

第二句“短笠瓢空去秣陵”,描写了僧人离去时的情态。短笠、瓢空,都是形容僧人简陋的行头和清贫的生活状况。“去秣陵”,指的是诗人送别朋友从南京出发的情景。这里的“去”,既表明送别之意,又暗含着离别的情绪。

第三句“依旧青山风雪里”,则转入了对友人旅途艰险的担忧。青山在风雪中屹立不倒,象征着友情坚贞如磐石。然而,这样的环境却给僧人带来了更多的艰辛和磨难。这里的“依旧”与上两句的“依然”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他旅途艰险的担忧之情。

尾联“筚门深掩一龛灯”,则是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期盼和祝愿。“筚门”,是柴门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僧人居住的地方简陋而朴素。“深掩”,则是说柴门紧闭,象征着友人隐居山林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位僧人的敬重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朋友的场景和对友人归途的期盼和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