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臂高擎海上洲,褰帷入是采真游。
欲排瘴霭摅长策,为挽天河洗末流。
吾道有盟归掌握,皇图何地不中州。
时清宜献平蛮颂,南顾应纾万里愁。
【注】:
一臂高擎海上洲,褰帷入是采真游。 欲排瘴霭摅长策,为挽天河洗末流。
吾道有盟归掌握,皇图何地不中州。
时清宜献平蛮颂,南顾应纾万里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姚道尊,字伯远,号无弦子,宋元之际人。他一生好学,精于道教。此诗是姚道尊对友人王大宝的和作,其原诗已亡佚,但可从王大宝的和诗中略见一二。王大宝的和诗为七言绝句,其原文为:“五指山头碧草深,天门深处白云沉。我今得道身成仙,更向蓬莱顶上寻。”
这首诗以“和姚道尊五指山”为题,实际上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一臂高擎海上洲,褰帷入是采真游。
(注释)“一臂高擎”形容山峰巍峨,如手臂般高大;“海上洲”指五指山所在的岛屿;“褰帷”意为拉开帷幔,表示进入仙境。这两句诗意在描述诗人来到五指山后的感受,仿佛自己化身为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译文)我一手高擎着山峰,如同举起一座巨大的岛屿,然后拉开帷幔深入仙境。
欲排瘴霭摅长策,为挽天河洗末流。
(注释)“欲排瘴霭”意为想要驱除山林中的瘴气;“摅长策”意为施展长策、施展才能;“为挽天河洗末流”意为用力量去洗涤污浊的事物或思想。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诗人想要消除瘴气,净化环境的决心和行动。
(译文)我想通过施展长策来清除山林中的瘴气,然后用力量去洗涤那些污浊的事物或思想。
吾道有盟归掌握,皇图何地不中州。
(注释)“吾道”指的是诗人自己的道路或理念;“有盟”意为有所依循、有所依托;“归掌握”意为回归到自己的掌控之中;“皇图”是指国家的宏伟蓝图、伟大的计划或战略;“何地不中州”意为无论是哪个地方都不会偏离中央。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的理念和国家计划的重视,认为它们都是至关重要的。
(译文)我们的理念或道路都有依靠和依托,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会偏离中央。
时清宜献平蛮颂,南顾应纾万里愁。
(注释)“时清”意为国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宜”意为应该、应当;“献平蛮颂”意为向朝廷献上歌颂和平的赞歌;“南顾”意为面向南方;“应”意为应该、应当;“纾”意为解除、缓解;“万里愁”意为遥远的忧虑。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诗人对于国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远方百姓所承受的忧愁的同情和关心。
(译文)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应当向朝廷献上歌颂和平的赞歌;面对南方的时候,应该努力解除百姓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五指山的描绘以及对国家治理和政治清明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福祉的关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个人修行、自我完善以及追求真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