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俱环翠,中山似蕊珠。
日岩几深浅,烟树半虚无。
沙际停舟楫,村间卖酒垆。
断桥如有路,应可到蓬壶。
【注释】
题:题诗于画上。戴文进:唐代画家,名宗元。翠:指翠绿的山峦。中山:这里指山峰。蕊珠:即珠树,神话中的一种仙树。几深:有几处山岩深邃难见。烟树:烟雾笼罩下的树木。沙际:沙滩边缘。舟楫:船桨和船。酒垆:酒坛子。断桥:指断桥石桥。蓬壶:蓬莱山的美称。蓬莱山在今山东蓬莱县东南,因有海市蜃楼出现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题戴文进画图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山水之美,后两句写人间烟火之实,虚实相间,意境深远。全诗对仗工整,用词精炼,形象逼真。
叠嶂俱环翠,中山似蕊珠。
日岩几深浅,烟树半虚无。
叠嶂:重迭的青山。环翠:环绕着翠绿的山峦。中山:这里指山峰。蕊珠:神话中一种仙树,相传为西王母所种。《拾遗记》卷六:“王母以三珠树(即“珠树”)赐赤帝(即炎帝)。赤帝失之,使求之九天之上……乃见其下有玉城金台,而不知所在。于是东至神州,南至象林,北至玄丘,西至昆仑,凡四方万国皆寻访不得。”《太平御览》卷五引《神异经》曰:“西南有昆吾之国,山上有树如桃李,其叶皆如钱耳,名曰王母桃,食之不老,又名曰赤珠树,服此二树者寿三千岁。”
日岩几深浅,烟树半虚无。
日岩:指日出时分的岩峦。几深几浅:岩石时而显得深,时而显得浅。烟树:指雾气弥漫中的树木。“半”字用得极妙,既写出雾气缭绕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游历的足迹已遍天下。
沙际停舟楫,村间卖酒垆。
沙际:沙洲边上。停舟楫:停泊船只。沙洲边停下船来。停:停留、驻留。酒垆:古代酒店里的土台。垆:土制的台。
断桥如有路,应可到蓬壶。
断桥:指断桥石桥。应:或许,大概。蓬壶: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列子•周穆王》载:“海上之人有好沤麻之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麻者游,浪民与沤麻者交焉。夜视星月甚美,遂厌世思仙,举首望舒宿昔,不觉口腹惰惰然欲寝矣。明日之东方,从沤麻者之所,则不见其人焉。问其所以不能去者,沤麻且尽;而身犹代之劳苦,计不知晦朔之所失,以是莫知所以留连之故。”
【译文】
层层山峦围绕着一片青翠,群峰中有座像珠子的大山。
太阳照在岩上的时候,有时觉得很深,有时觉得很浅;烟雾笼罩着树林的时候,有时觉得它很高,有时觉得它很低。
在沙滩的边缘停泊着船桨和船儿,村子里有家酒馆,可以在那里买上一杯酒。
如果真能修通一条通往蓬莱山的路,应该能够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