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旱偏宜雨,尘空见远山。
丹青藏佛阁,花鸟隔人寰。
涧道穿吟屐,松风洒醉颜。
无由避烦暑,怅望薜萝关。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小旱偏宜雨,尘空见远山。
- 注释:小旱(即干旱)的天气更适合下雨,天空变得清澈可见远处的山峦。
- 译文:在干旱的日子里,一场及时的雨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天空变得清晰,远方的山脉也隐约可见。
- 丹青藏佛阁,花鸟隔人寰。
- 注释:用丹青(绘画)隐藏在佛阁内,花鸟与人间世界隔离开来。
- 译文:在佛阁之中,精美的丹青画作让人沉醉,而周围的花鸟则与人类世界隔绝,仿佛它们只属于另一个世界。
- 涧道穿吟屐,松风洒醉颜。
- 注释:山间幽深的小径穿过穿着木屐的诗人(吟屐指穿着木屐行走),松林中的风吹散了诗人脸上的笑容。
- 译文:山间幽静的小径通向深处,诗人身着木屐漫步其中,松林的微风拂过他的脸庞,似乎将他的喜悦吹散。
- 无由避烦暑,怅望薜萝关。
- 注释:无法避免炎热的暑气,只能怅然地遥望薜萝关。
- 译文:由于无法逃避酷热的天气,诗人只能怅然地遥望着薜萝关,那里可能是一处凉爽的地方。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季节中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交融。首句“小旱偏宜雨”,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干燥的环境与雨水的到来联系起来,形成了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远山、佛阁、花鸟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色并未能给诗人带来真正的清凉和安慰,反而让他感到一种无奈和惆怅。最后一句“怅望薜萝关”,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他对炎热天气的无力感和对凉爽之地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干旱季节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