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此东阳酒,吟催九日花。
兴浓诗思捷,风细篆烟斜。
雀啅鸡冠舞,鸦争乌桕哗。
山峰留远兴,刚被暮云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七言律诗作品,创作于公元1165年(宋孝宗乾道五年)重阳节。全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注释:
- 东洋:指东阳,今属浙江省。酒、花:指饮酒赏菊。
- 兴浓:兴致正浓。诗思捷:诗歌思路敏捷。
- 篆烟斜:篆书书写时形成的烟雾斜斜地升腾。
- 雀啅鸡冠舞:指黄莺在树枝间跳跃,仿佛是在跳舞一般。鸦争乌桕哗:指乌鸦在树上争抢食物,发出嘈杂的叫声。
- 山峰留远兴:指诗人站在山巅,眺望远方,心中充满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 刚被暮云遮:刚刚被暮色中的云雾所遮蔽。
译文:
我端起这来自东阳县的美酒,
举杯邀明月共饮菊花之酒。
兴致正浓时诗歌思路敏捷,
细风吹过篆书笔势如斜烟般飘荡。
黄莺在林间欢快地跳跃着,
乌鸦们争相抢食在树林中喧嚣。
站在山巅远望,心旷神怡,
但忽然间又被傍晚的雾气遮住了视野。
赏析:
首联“酌此东阳酒,吟催九日花”,以东阳酒和九日花为题,点明时间与环境。东阳酒,指的是一种美酒,而九日花则是指重阳节时赏菊的情景。诗人在此表达了他与友人一同饮酒赏菊的美好时光,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第二联“兴浓诗思捷,风细篆烟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境。这里的“兴浓”表明诗人的心情非常激昂,灵感泉涌;“诗思捷”则表示他的诗歌思路非常敏捷。同时,“风细篆烟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风轻轻吹过篆书笔势如斜烟般飘荡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雅致的感觉。
第三联“雀啅鸡冠舞,鸦争乌桕哗”,则转入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这里,诗人通过鸟儿欢快的跳跃和乌鸦激烈的争斗,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些生动的形象与前两句的宁静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尾联“山峰留远兴,刚被暮云遮”,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现实。诗人站在山巅远望,心旷神怡,然而忽然间却被傍晚的雾气遮住了视野。这里的“峰”“远”和“云”都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