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
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闲。
《豫章留别陈粹之佥宪》是明代诗人林光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石亭停留期间与友人分别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第1句:“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
解析:诗人在石亭停留了两旬之久,面对的是南浦口西面的一弯河流。
注释:石亭,可能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点,诗人在此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南浦,指的是南方的水边,西面流过的河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石亭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与南浦口相望的景象。
第2句:“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解析:诗人再次乘船,向五岭方向驶去,并手持藜杖,徒步攀登西山。
注释:蒲帆,用蒲草编制的船帆。五岭,泛指湖南一带的五条山岭。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3句:“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解析:寒风凛冽,常常让人误以为是下雨前的预兆,而诗人却因此感到羞愧和不安。
注释:往往,表示经常、常常的意思。正雨,意味着真正的雨水即将到来。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反应。
第4句:“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閒。”
解析:诗人感激地感谢有这样一条路通向章江,使君曾经为了休息而选择了这条路。
注释:章江,可能是指江西境内的一条江河。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过去悠闲生活的怀念。
《豫章留别陈粹之佥宪》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自己在石亭中的经历和感受展现给读者,让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是对人物情感的表达,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