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儿扶病过墙隈,百种奇花我欲栽。
老鹤亦知栖此地,蛰虫能不待春雷。
回观不了天机妙,痴坐深存造化胎。
外暗只疑天送老,金鎞休傍眼中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 “呼儿扶病过墙隈,百种奇花我欲栽。” (呼唤儿子帮我扶着病体,走过墙边,想要种植各种美丽的花朵。)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关心着自然的美景,并希望能够亲手栽种。
- “老鹤亦知栖此地,蛰虫能不待春雷。” (老鹤也知道在这里筑巢,冬眠的虫类也会等待春雷的到来。)
- 注释:通过提到老鹤和蛰虫,诗人强调了即使是年迈的动物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栖息生活。春天到来时,它们都会有所准备。
- “回观不了天机妙,痴坐深存造化胎。” (回头看看天地间的玄妙之处,痴迷地坐着,心中藏着大自然的精华。)
- 注释:诗人对宇宙间的变化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沉醉于这无尽的奥妙之中,如同一个婴儿般纯真而好奇。
- “外暗只疑天送老,金鎞休傍眼中来。” (外面黑暗时,我怀疑是上天让我变老;不要将金色的饰品放在眼中。)
- 注释:诗人观察到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比如夜晚的黑暗,或是日出时的光线变化,都让他感到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要过于追求金银财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生病时的情景、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花草树木、老鹤蛰虫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