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牙牙佛塔孤,肩舆一笑出城隅。
谁家重九堪看菊,此日洪山却爱予。
返照千林醒醉眼,秋光万顷对南湖。
悠然未尽登临兴,更览青华逸老居。
重九日登洪山寺
【注释】重九:指重阳节,即九月九日。登洪山寺:登上洪山寺。洪山: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附近。牙牙:参差不齐的样子。青华:指青山。逸老居:指陶潜的草屋,在洪山南麓。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洪山时的即兴之作。
【译文】
怪石嶙峋佛塔孤独,肩舆一笑出了城隅。
谁家重阳节能赏菊?此时洪山寺却爱作者我。
回望千林万顷秋色,对镜湖面波平如镜。
悠然不尽登临之兴,更览陶公高卧青翠的草屋。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诗人当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谪到黄州、汝州等地任职,此诗即为作者赴任途中经过洪山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雅,笔法简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先写登洪山寺所见之景。“怪石牙牙佛塔孤”,怪石参差,参差不齐;佛塔独立,孤零零地耸立着,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颔联转入写登洪山寺之感受。“谁家重九堪看菊?”重阳节,菊花盛开,本该赏菊佳节,然而此刻诗人却独自登上了洪山寺,不禁感慨万分。此时此地,更觉得“此日洪山寺却爱予”了。颈联进一步写登洪山寺之所见所感。“返照千林醒醉眼,秋光万顷对南湖。”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把树木的影子映照得清晰可辨,也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清爽的感觉。而眼前那广阔的秋色,又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无边无际的湖光中。尾联以景结情,收束全诗。“悠然未尽登临兴,更览青华逸老居。”诗人虽然还没有完全领略到洪山寺的魅力,但已经兴致勃勃了,于是继续游览。最后又来到了陶潜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青华园,欣赏那宁静美丽的景色,感叹自己虽已远离官场,但却仍怀有一颗追求自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