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王孙笑口开,又将双眼洗黄埃。
紫霞杯向三秋酌,茉莉香从百粤来。
山拱朱门成伟观,天生护国总奇才。
风光满座催萸菊,一会斯文岂偶哉。

【注释】

  1. 喜遇王孙笑口开:王孙,指贵族子弟。笑口开,形容高兴的样子。
  2. 又将双眼洗黄埃:眼洗,比喻眼睛被灰尘蒙蔽。黄埃,黄色的灰尘。
  3. 紫霞杯向三秋酌:紫霞杯,用紫色酒杯。三秋,指一年中的秋天。
  4. 茉莉香从百粤来:茉莉香,指茉莉花香味。百粤,泛指广东一带。
  5. 山拱朱门成伟观:山拱,形容山峰弯曲如同在为门做拱。朱门,红色的宫门。
  6. 天生护国总奇才:天生,天生地形成的才能。护国,保护国家。
  7. 风光满座催萸菊:风光,指美好的风景,也可以指人的风采。满座,指座无虚席。催,催促。
  8. 一会斯文岂偶哉:一会,一会子。斯文,这里指文人。偶,偶然。
    【赏析】
    《慎庵殿下招饮次提学宪副沈中律韵》是明代诗人高叔嗣的作品。此诗以“喜遇王孙笑口开”为起兴,描写了一幅热闹欢快的宴集景象。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优美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喜遇王孙笑口开,又将双眼洗黄埃。”写宴集的场面。王孙指有身份的贵族子弟,这里特指主人的儿子。“笑口开”,表现其高兴的心情;“洗黄埃”,表明宴集的盛大,也暗示宴集时间长久。
    颔联“紫霞杯向三秋酌,茉莉香从百粤来。”写宴会上的佳肴美味。“紫霞”,形容杯中美酒的颜色;“茉莉”,一种花名,也是香料的一种,这里借指宴席上的菜肴。“三秋”指一年的秋季,说明宴会持续的时间较长;“百粤”指广东一带,暗示菜肴的风味独特,来自南方。
    颈联“山拱朱门成伟观,天生护国总奇才。”“山拱朱门”比喻山形似门,突出门的高大雄伟;“天生护国”比喻人天生具备保护国家的才能。“伟观”指的是壮观的景象。“奇才”指的是特殊的才华。这里的“天生”与上句的“天生”相呼应,都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尾联“风光满座催萸菊,一会斯文岂偶哉。”写宾客们的兴致勃勃。“催”字表现了宾客们热情洋溢的态度;“斯文”是指文人墨客,这里指宾客们。“岂偶哉”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一场热闹欢快的宴集场面,同时也赞美了宴会的主人和宾客们的热情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