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亭前怀孺子,滕王阁上吊滕王。
羞将南海双蒲屦,又蹈燕京万里航。
步进竿头成脱洒,践那叉顶未仓皇。
湖山造次还携手,百咏须教醉百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和子翼喜予至南昌:与子翼高兴地我抵达了南昌,这里的“子翼”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伴的名字。
  2. 孺子亭前怀孺子:在孺子亭前怀念孺子,这里的“孺子”可能是指一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人。
  3. 滕王阁上吊滕王:在滕王阁上吊唁滕王,滕王即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李元婴。
  4. 羞将南海双蒲屦:羞涩地拿着南海产的双蒲履,这可能是因为双蒲履与自己的身份或者处境不符。
  5. 又蹈燕京万里航:又踏着燕京(今北京)万里的征程,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前往北京的旅程。
  6. 步进竿头成脱洒:步步向前,最终达到目标,形容成功的喜悦。
  7. 践那叉顶未仓皇:脚踏实地,不慌不忙,意指做事从容镇定。
  8. 湖山造次还携手:在湖山之间随意行走时还能手牵手,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9. 百咏须教醉百觞:吟诵百首诗歌,需要喝下一百杯酒。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饮酒的乐趣。

译文:

和子翼高兴我到达南昌
回忆孺子亭前的情景,怀念那个年轻的才子
羞愧地穿着南方出产的双蒲履,又踏上漫长的北京行程
步步前进,终于达到目标,心中充满喜悦
脚踏实地,不慌不忙,形容做事从容镇定
在湖山间随意行走时还能手牵手,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吟诵百首诗歌,需要喝下一百杯酒。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饮酒的乐趣

关键词注释:

  • 孺子亭:古代的一处亭台名。
  •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赣江东岸,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南海:中国南海,此处可能代指南方。
  • 双蒲履:古代的一种鞋,由两片草席制成。
  • 燕京:现在的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
  • 竿头:比喻事业或学问的高峰。
  • 叉顶:比喻事业或学业的顶点。
  • 湖山:泛指美丽的自然风光。
  • 造次:随意,无拘无束。
  • 百咏:指大量的诗歌创作。
  • 醉百觞:以酒为乐,畅饮百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南昌的各种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豪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对现实的感叹,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