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南畿又北畿,几人倾倒不留丝。
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
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

老眼南畿又北畿,几人倾倒不留丝。

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

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

注释:

  1. 老眼南畿又北畿:指诗人年老眼花,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南北方向。南畿和北畿分别指南方和北方。
  2. 几人倾倒不留丝:形容自己被朋友们深深打动,无法自拔。倾倒,倾倒、吸引之意。
  3. 庙堂何患无韩范:指朝廷中没有缺少贤良的人才,如韩愈、范仲淹这样的名臣。
  4. 边境今应扫貊夷:表示国家应该扫除敌人,如貊夷(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一样。
  5. 溟海屡瞻鹏化后:指多次看到鲲鹏化为鸟的过程,比喻事物的变化。
  6. 朝阳真听凤鸣时:表示希望在早晨听到凤凰的叫声。
  7. 诸君总有匡时策:希望你们能够提出帮助国家的好策略。
  8. 莫遣封章入奏迟:不要让我的文章拖延到不能及时上奏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中的一首,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首句“老眼南畿又北畿,几人倾倒不留丝”描绘了诗人年迈体衰但仍关注国家大事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第二句“庙堂何患无韩范”,意味着朝廷中已经拥有像韩愈、范仲淹这样的贤良之士,无需担心国事。第三句“边境今应扫貊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消除敌人的强烈愿望。第四句“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以鲲鹏化为鸟、凤凰叫等象征性的事物来表达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最后一句“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强调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不要因为个人原因耽误时机。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