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苍惶又左迁,滇南藩幕暂栖贤。
翱翔倏见垂风翮,拂乱宁知非福田。
渔笛迎船家在眼,夷笳吹月岭横天。
送君不尽期君意,何处相逢更暮年。
诗句解释:
柱史苍惶又左迁,滇南藩幕暂栖贤。 —— “柱史”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或者职位;“苍惶”表示不安或担忧;“又左迁”表示再次被贬谪;“滇南藩幕”指的是云南的藩属之地,即云南边疆地区,这里用作比喻,指代余宗周即将前往的遥远地方;“暂栖贤”意指暂时栖息于贤人之处。
翱翔倏见垂风翮,拂乱宁知非福田。 —— “翱翔”形容飞翔,这里比喻余宗周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垂风翮”指有才能的人能够发挥其特长;“拂乱”指混乱之中也能保持清醒;“宁知非福田”意为即使处于逆境,也不应认为那是不好的归宿。
渔笛迎船家在眼,夷笳吹月岭横天。 —— “渔笛”是渔民吹奏的乐曲,此处用以象征平静和安宁的生活;“迎船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海边景象;“夷笳吹月”则描绘了一种辽阔的自然景观,同时带有边地特色的音乐(“夷笳”可能与少数民族有关)。
送君不尽期君意,何处相逢更暮年。 —— “送君不尽”表达了诗人对余宗周的不舍之情,也暗示了离别的无奈;“期君意”意味着希望余宗周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何处相逢更暮年”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离别时刻的感受。
译文:
柱史苍惶又左迁,滇南藩幕暂栖贤。
翱翔倏见垂风翮,拂乱宁知非福田。
渔笛迎船家在眼,夷笳吹月岭横天。
送君不尽期君意,何处相逢更暮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余宗周赴任云南藩幕的场景。首句“柱史苍惶又左迁”,既点明了余宗周官职变动的背景,又表达了他对这一变化感到不安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艰难挑战。接着,“滇南藩幕暂栖贤”,以滇南为喻,表达了他将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短暂停留,并寻求贤人的庇护之意。
第二句中的“翱翔倏见垂风翮”,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比喻,描绘了余宗周在官场上的展露头角和才华,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而“拂乱宁知非福田”,则表达了即使在混乱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冷静和清醒头脑的自信。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和心情。“渔笛迎船家在眼”,以渔民吹奏的渔笛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海滨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而“夷笳吹月岭横天”,则以边塞特有的夷笳音乐为引子,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送君不尽期君意,何处相逢更暮年”,表达了诗人对余宗周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一方面,诗人不愿轻易告别,希望通过不断地送别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期望;另一方面,诗人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表达了对重逢可能性的担忧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牵挂,也有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