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万姓岂愁饥,天遣公来任抚绥。
在处流亡俱引领,会看愁苦变雍熙。
甘霖终慰群生望,草芥能忘一日知。
野史大书消几句,汉江那用更沉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中原万姓岂愁饥,天遣公来任抚绥”,意思是中原百姓不会因为饥荒而担忧,是上天派你去安抚救济的(“遣”意为“派遣”“委任”;“任”意为“承担”)。“在处流亡俱引领”,“在处”指各处;“俱”表示全;“引领”意指跟随(“引颈”即长颈鹿伸长头颈的意思,这里是“跟随”之意)。“会看愁苦变雍熙”,“会”表将来;“雍熙”意指和乐、安宁;“变雍熙”指由愁苦变成安宁,即“消除忧愁”。“甘霖终慰群生望”,“甘霖”指好雨;“终”表时间上最后;“慰”意为安慰;“群生”泛指百姓;“望”指愿望。“草芥能忘一日知”,“草芥”比喻地位卑贱或不重要的人;“忘”表忘记;“知”指知道;“一日”指很短的时间;“能忘一日知”,意即连一天也不记得了。“野史大书消几句”,“野史”指民间流传的史书;“大书”指写进史书里;“消”指记录、记载;“几句”,指简短的话语;“消”即“记录”之意。“汉江那用更沉碑”,意为汉江又不用沉下一块石碑了。
【答案】
译文:中原百姓不愁饥荒,是上天派你来抚绥的。到处流亡的人都随你而去,不久就能消除忧愁。好雨终于
降临,老百姓的希望得到了满足。连卑微如草芥的小民也会忘记一天的烦恼。民间的史书会记载你的所作所为,汉江
用不着再埋一块石碑了。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奉次徽王韵赠毕亚卿豫荆凶荒黎民阻饥朝廷简命亚卿毕公兼都宪来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半部分赞颂毕公,后半部分则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以赞美为主,感情真挚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