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悬崖俯汉川,衰年扶步若登天。
茱萸晚日簪重九,乌帽斜风落醉仙。
古怪岩头看剥字,清泠涧底认跑泉。
摩挲盘石行还住,走笔题诗笑率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的场景,以及他在岩洞中看到的一些奇特的自然景观。以下是对每一诗句的详细解释:
千仞悬崖俯汉川,衰年扶步若登天。
茱萸晚日簪重九,乌帽斜风落醉仙。
古怪岩头看剥字,清泠涧底认跑泉。
摩挲盘石行还住,走笔题诗笑率然。
- 千仞悬崖俯汉川,衰年扶步若登天。(第一句)
- “千仞”形容山峰极高,“悬崖”则表示山势陡峭,“俯汉川”意味着山势似乎能压向汉水(即汉江)。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山势之高峻。“衰年”指的是年纪渐长,步履艰难。“扶步若登天”则形象地描绘出作者步履维艰、似欲攀登天梯般的艰难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茱萸晚日簪重九,乌帽斜风落醉仙。(第二句)
- “茱萸”是一种草本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驱除邪气、辟邪避凶。“重九”指的是重阳节,也就是古代的九月九日,民间有登高赏菊的习惯。“簪”在这里是戴的意思,而“重九”中的“九”和“簪”谐音,因此这里的“簪”可以理解为“戴”。诗人在此通过佩戴茱萸和欣赏晚日来表达了他对节日的庆祝之情。然而,他同时也提到了“乌帽”,这可能是指一种黑色的帽子或墨色的帽子,与“斜风”相呼应,营造了一种飘逸、洒脱的氛围。诗人可能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位醉酒的仙人。
- 古怪岩头看剥字,清泠涧底认跑泉。(第三句)
- “古怪岩头”描述的是岩石形状奇特,给人一种奇异之感。“剥字”则是指岩石上的文字,可能是古人刻下的诗句或是其他铭文。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岩石上的字迹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清泠涧底”则是说涧水的清澈见底,如同晶莹剔透的珍珠。诗人在涧底辨认出泉水的声音,这进一步衬托出水声的清脆悠扬。
- 摩挲盘石行还住,走笔题诗笑率然。(第四句)
- “摩挲”是抚摸的意思,这里用来描述诗人在盘石上行走的动作。盘石通常指的是平坦的大石头,这样的地形使得行走成为一种享受。“还住”则可能是指诗人停下来休息或者思考的情景。“走笔题诗”则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他能在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挥毫泼墨,写下自己的诗篇。“笑率然”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轻松和愉快,可能是因为他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 赏析:这首诗以重阳节为主题,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整体而言,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生动形象,是一首优秀的咏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