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庞亭子念频年,匹马东风破晓烟。
嫩绿已肥春恰暮,浓云初散日方妍。
习池梦兆湖西叶,桂史声光斗北悬。
宛转林花相掩映,谁知空谷有人仙。

【注释】

访曹西泉侍御山居二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曹西泉是唐代诗人,曾任侍御史、中书舍人、尚书左丞等职。诗的第二首写春天景物,第三首写秋天景物。

见庞亭子:指庞德公。

念频年:念念不忘。

破晓烟:清晨的薄雾。

嫩绿:初生的绿色。

恰暮:正是傍晚。

浓云:乌云密布。

习池梦兆湖西叶:习池在汉阳县(今湖北武汉汉阳区)境内,为三国时蜀将陆逊之墓。

桂史声光斗北悬:桂树的香气,使北方天空也显得明亮。

宛转林花相掩映:宛转,婉曲。林花,指梅花。

空谷有人仙:指隐居的人如仙人一般。

【赏析】

《访曹西泉侍御山居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春天景色,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抒发了他渴望归隐田园的情怀。

首句“见庞亭子念频年”,写诗人久仰庞德公的大名,这次终于有幸拜会了。“频”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破晓烟”一句是说天还没有亮,但诗人已经起床了。他骑马来到了曹西泉的山居,只见薄雾缭绕,仿佛是早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破晓”二字,点明时间是在黎明。

次句“嫩绿已肥春恰暮”,是对上句的进一步描绘。此时正值春天,万物都长满了嫩绿的颜色,而桃花也开得正好,仿佛是春天的暮色中的一抹鲜艳的色彩。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丽。

第三联“浓云初散日方妍”,“浓云”一词,用来形容云彩浓厚的样子,而“初散”则是指云彩逐渐消散的意思。“日方妍”是指太阳刚刚升上高空,阳光灿烂。这一联诗通过描绘太阳从云层中升起的情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第四联“习池梦兆湖西叶”,“习池”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楚国的习池这个地方。“湖西叶”是指湖边的树叶。这里的树叶被风吹动着,好像在做梦一样。“梦兆”一词,用来形容梦境中的情景,而“湖西叶”则是说树叶在梦中变成了湖水中的鱼儿。这一联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五联“桂史声光斗北悬”,这里所说的“桂史”是指桂花树的树皮。“斗北悬”是指天空中北斗七星挂在北方的天空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桂花树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天空中,使得北方的天空也变得明亮起来。这一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宛转林花相掩映,谁知空谷有人仙”,是整首诗的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林间曲折的小道上,树木相互掩映着,而在这片宁静的山谷里,却有仙人般的隐居者存在。这一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者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