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从来地秘灵,肩舆斜日眼还清。
一泓泉喷珠玑涌,九月霜红树锦屏。
旋汲烹茶尝水味,欲裁蕉叶写心经。
丁宁行者前头拜,筑土周遭搆一亭。
注释:
- 胜地从来地秘灵,肩舆斜日眼还清。
- “胜地”:优美的地点
- “地秘灵”:土地神秘且有灵性。
- “斜日”:太阳斜射的光线,指夕阳。
- “眼还清”:眼睛清澈明亮。
- 一泓泉喷珠玑涌,九月霜红树锦屏。
- “一泓泉”:一泓泉水。
- “珠玑”:珍珠和美玉,比喻泉水。
- “涌”:冒出,涌出。
- “九月霜红”:指树叶在秋天被霜染红。
- “树锦屏”:树木如同屏风一样美丽。
- 旋汲烹茶尝水味,欲裁蕉叶写心经。
- “旋汲”:立刻取水。
- “烹茶”:泡茶。
- “心经”:佛教经文,这里泛指内心的经文或想法。
- 丁宁行者前头拜,筑土周遭搆一亭。
- “丁宁”:告诫、嘱咐的意思。
- “行者”:行走的人。
- “前头拜”:向前磕头致敬。
- “筑土周遭”:用土围起来建造。
- “搆”:建造,这里表示建立。
- “亭”: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供休息、观赏之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古林寺看珠泉的景色和感受。首句”胜地从来地秘灵”,表达了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具有神奇和灵性。第二句”肩舆斜日眼还清”,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乘坐轿子在夕阳下游览的情景,眼睛因为美景而变得明亮。第三句”一泓泉喷珠玑涌”,描绘了泉水喷涌的景象,如同珍珠和美玉般璀璨。第四句”九月霜红树锦屏”,形容了树叶在秋天被霜染红,犹如树木装饰着美丽的屏风。第五句”旋汲烹茶尝水味”,表现了诗人品尝泉水的味道,感受到了水的甘甜。第六句”欲裁蕉叶写心经”,表现出诗人想要用蕉叶书写内心的想法或经文。最后一句”丁宁行者前头拜,筑土周遭构一亭”,提醒游客向前行礼以示尊敬,并用土围建了一个小亭子作为休息的地方。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