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
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注释】顺风:顺着风向。不,不展开。开帆:张开船帆,使船前进。牵:牵引、拖累。远浪:指逆风行驶时被风力吹起的波浪。瞭然:清楚明白。丧:丧失、失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顺风行舟时写的,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顺风不开帆”和“临事忽然丧”两个对比,生动地说明了自己处事的态度。
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
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注释】顺风:顺着风向。不,不展开。开帆:张开船帆,使船前进。牵:牵引、拖累。远浪:指逆风行驶时被风力吹起的波浪。瞭然:清楚明白。丧:丧失、失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顺风行舟时写的,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顺风不开帆”和“临事忽然丧”两个对比,生动地说明了自己处事的态度。
注释: 柴桑归汲汲,幽思向谁言。 柴桑(今属安徽)归家后心情急切,幽静的思绪向谁倾诉? 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归家后,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因此心情会显得急切。而幽静的思绪则需要有人去倾听与理解,所以诗人才会向谁倾诉呢? 流水长随步,青山自绕门。 流水潺潺,伴着我的每一步;青山环绕,就像我家的大门。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景色。诗人沿着溪流行走,欣赏着美景。溪水潺潺流淌
折腰辞长吏,结社许沙门。 宦海诸人溺,颓波一柱存。 桑麻春自满,蜂鸟日相喧。 恬却奔波梦,栖栖只故园。 注释: 1. 折腰辞长吏,结社许沙门:表示自己不愿意为官,愿意与和尚们结社。折腰,指弯腰低头,比喻屈服于世俗的压力。结社,指与和尚们结社,共同修行。 2. 宦海诸人溺,颓波一柱存:形容官场如同大海一样深广,许多人都沉沦其中,而自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水面上,不随波逐流。 3. 桑麻春自满
【诗句】 飘拂变故素, 踟蹰断远寻。 朔风号夜永, 冬酒着人深。 云有无穷态, 天留不死心。 暂须回艇子, 江面缔重阴。 【译文】 在木斋的居所中,雨中住宿与徐伯淳交谈;夜晚与姚润华畅谈。 雨中的树木随风摇曳,景色变幻无常,我停下脚步,寻找远方的踪迹。 寒风呼啸,夜已深沉,我喝着冬酿美酒,感受它深深的酒意。 天空的云彩有着无尽的变化,而天空依然保留着希望之心。 暂且回到船上休息
以下是对《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十三·山行》逐句的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最后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藜杖何曾吝:藜是草名,杖是用藜草制成的手杖,意为使用这样的手杖并没有丝毫吝啬。 2. 浮云只自阴:浮云飘动,遮蔽了天空,这里形容自然景象的变化无常。 3. 春花方蓓蕾:春天的花朵刚刚开始绽放。 4. 天地与歌吟:天地之间充满了歌声,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 5.
注释: 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 且任横肱睡,何妨举世忘。 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 午梦醒香茗,扶藜过小冈。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王半山的诗歌交流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首句“区区贪献玉”,意为诗人追求名利,如同玉石般精致而美丽,但过于执着,反而失去了本真。这里的“玉”既指物质财富,也暗指人的品格。 第二句“足刖枉沽裳”
注释: - 一泓凝不乱,独爱看真源。 - 一泓:清澈的泉水。 - 凝不乱:水清澈如未被污染。 - 真源:真正的水源,这里指清澈的泉水。 - 独爱:特别喜爱。 - 看真源:观赏清澈的泉水。 - 白日人稀少,中年眼未昏。 - 白日:白天。 - 人稀少:人数较少。 - 中年:中年时期。 - 眼未昏:视力未衰。 - 葛蕉居士服,杖屦榄山村。 - 葛蕉:一种植物。 - 居士服:古代士人常穿的一种衣服。
注释:这山都值得指点,绝美的景色更需搜寻。谁敢说这里没有佳景?我终将遇到赏识的人。用青色的精气浇灌白色的水,让我的头发付与漫长的吟咏。红色的紫色的花看也看不到了,只有莺声在绿荫中回荡。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描写作者游览山水时所感受到的美妙景色,并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首联“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写出了游人对于名山大川的喜爱,以及诗人对于美景的珍视和追求。颔联“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宿西梁 赛神之余,饮酒十壶,舟子招邀。 夜深人语嘈杂,孤灯自飘落雪。 西梁山险峻,天气阴沉,山势依然骄横。 伏枕静听水声,阴晴交替,朝暮更替
清风时一洒,默坐听渔歌。 注释:清风时时吹过,我静默地坐着聆听渔人唱着的渔歌。 译文:清风时时吹过,我静默地坐着聆听渔人唱着的渔歌。 赏析:清风时时吹过,诗人静默地听着渔人吟唱。“默”字写出了诗人的神态,他似乎在静静地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蚊蚋何曾炒,烟霞敢自多。 注释:蚊虫和细小的飞虫从未被烤过,而美丽的烟霞却不敢过于炫耀自己。 译文:蚊虫和细小的飞虫从未被烤过,而美丽的烟霞却不敢过于炫耀自己
诗句释义: 1. 潇洒东皋路:描述诗人在东皋的一条道路上行走,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2. 登临亦不时:即使登上高处也并非经常,表示有时登高远望,有时则不登高。 3. 先生拚屡醉:指诗人经常饮酒以解忧。 4. 花鸟任相怡:花鸟与自然景色相融,使人感到愉悦。 5. 翠带垂千柳:形容柳枝如同绿色的腰带,下垂如千条细柳。 6. 金梭掷一鹂:用比喻的手法,将飞鸟比作织布的金梭。 7. 踟蹰归路晚
【注释】 扰扰:纷乱。 复:又。 过:飞过去。 京华:指京城,即洛阳。 赏析: “扰扰复扰扰”一句,诗人以简洁之语,描绘出世间的纷繁与混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乱与不安。 “浮尘飞不了”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世间的纷乱之象。诗人以“浮尘”为喻,形象地描述了世间的纷扰与混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切的无奈与困惑。 “回首望京华,云边过一鸟”一句,诗人以回首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感慨之情
石门西华寺三首 滚滚复滚滚,百年如一瞬。 秋色入西华,笑嚼新烧笋。 注释:滚滚滚滚,指黄河水势汹涌澎湃。百年如一瞬,形容时间过得快,人生短暂。秋色入西华,形容秋天的景象美丽。笑嚼新烧笋,形容品尝新鲜的竹笋时的心情愉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秋天的丰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对黄河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其壮阔的气势,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手把芙蓉花,笑坐西华寺。 香风吹白莲,十年今一至。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手把芙蓉花”:用“手”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松愉快的态度,而“芙蓉花”则象征着清纯和美好。 - “笑坐西华寺”:这里的“笑”字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自在,而“坐”字则是静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静态的美。 - “香风吹白莲”:描述了微风中飘散的花香以及白莲的纯净,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2. 整体赏析:
《过新妇潭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林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新妇立潭边,亭亭不记年:新娘站在潭边,亭亭玉立,但不记得自己的年龄。这里形容新娘的美丽与年轻,仿佛是春天里的一朵盛开的花。 - 知他潭外水,送尽几人船:知道那潭外的水,有多少船只被送走了。这里的“送尽”可能指的是新婚夫妇之间的离别,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2. 译文注释: -
新妇潭边, 新妇背潭立, 潭深不肯看。 还嫌潭内水, 风起亦生澜。 注释译文赏析如下: - 注释: 1. 新妇:指新娘。 2. 潭:指新妇站立的湖或水潭。 3. 亭亭:形容女子身姿优美、端庄。 4. 记年:记念年岁。 5. 知他:知道它。 6. 送尽:送走。 7. 几人船:几艘船。 - 译文:新娘站在水潭边,身姿优雅而美丽,仿佛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我知道她不愿意看到外面的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情感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先读懂诗的内容,理解每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注解进行赏析。“薄雾挟山光,推篷杯在手”,写诗人乘舟鄱阳湖上,欣赏着薄雾中的山光,推篷而饮。“湖风忽南来,空翠落杯酒”,写船随风飘荡,忽然间湖风吹来了,湖面泛起一片片碧绿的波纹,好像那山间空灵的青翠被飘洒下来,落在了酒杯里。这两句写景如画,生动传神。 【答案】 译文:鄱阳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