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废逢僧未问因,后人谁复续前人。
我来景物还潇洒,不解行春且醉春。
注释:
严之天宁寺旧有潇洒亭,如今废弃,偶然阅读志书,见到钱公可则,于是即兴作诗。
亭废逢僧未问因,后人谁复续前人。
我来景物还潇洒,不解行春且醉春。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严之天宁寺时偶得其潇潇洒洒的景色,感慨于前人已去,无人续修,而自己却能欣赏这如画的风景,便与前人相比,感叹自己不如前人。
首句“亭废逢僧未问因”,意思是说,我来到这个已经废弃了的亭子,遇到了一位僧人,他却没有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暗藏深意。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述自己在亭子里的所见所闻,引发读者的思考。
次句“后人谁复续前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前人离去后的惋惜之情。这里所说的后人,可以理解为那些继任者或者后来者,他们是否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前人的遗风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句“我来景物还潇洒,不解行春且醉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态度。这里的“潇洒”,可以理解为自然、自由、轻松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境的愉悦和放松。而“解行春”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时光。因此,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更愿意沉醉其中,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严之天宁寺旧有潇洒亭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前人智慧的尊重以及对于后人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