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辞家塞北游,朝来何事怯新秋。
床堆药裹尘侵几,风静书窗月满楼。
伏枥长鸣怜老骥,引杯含泪惜吴钩。
旌旗明灭西城路,落日长烟起暮愁。
【译文】:
想起当年辞家远游塞北,早晨起来为何对新秋如此怯生。
药包堆积,尘已侵损几案,风静时书窗下月光洒满楼台。
老马长嘶,怜其年老力衰;引杯痛饮,含泪惜其宝剑不再锋利。
旌旗明灭间西城路漫漫,落日长烟间起暮愁。
【注释】:
病起口占:生病后即兴赋诗。
忆昔:回忆过去。
辞家:离开家园。塞北:北方边塞地区。
朝来:早晨起来后。
何事:为什么?怯(qiè)新秋:害怕新秋季节的到来。怯,害怕。
床堆药裹:药包堆积在床上。
风静:风停了。
书窗:指书桌上的窗户。
月满楼:明月高照。
伏枥长鸣:老马在马槽旁哀鸣,表达出对老马的同情之情。
怜:怜悯。
吴钩:吴地所产的弯刀。
旌旗明灭:旌旗在风雨中摇曳不定。
西城路:西边的道路或城关。
长:漫长、遥远。
落日:夕阳。
长烟:长长的炊烟。
起暮愁:引发傍晚时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流寓江西期间所作。全诗以“病起”开头,首联写自己因病初愈后,心情不宁,难以接受新秋的到来。颔联描绘了诗人因病初愈后,面对药枕和尘封的书卷,内心充满感慨的情景。颈联则通过对老马和宝剑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年迈体弱的老马的同情和对自己壮年时期失去锋芒的无奈。尾联则通过描写西城路上的旌旗和长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