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牖春风外,柴门暮雨馀。
尊无陶令酒,架有邺侯书。
旧业俱荒落,闲愁莫扫除。
白头依狗监,惭愧马相如。

诗句:竹牖春风外,柴门暮雨馀。

译文:
竹制的窗户外是温暖的春风,而破旧的柴门背后则是连绵不断的细雨。
尊酒不似陶令之醇,架上书籍却是邺侯之雅。
旧日繁华如今都已成空,闲愁却无法清除。
白发苍苍只能依赖狗监,愧对马相如昔日之才。

赏析:
这首《次韵杨秉中县尹春日病中述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诗人林弼在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时光以及个人境遇的思考。

“竹牖春风外”,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清新的春季景象,窗外的竹子随风摇曳,仿佛能听到春风轻拂的声音,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竹牖”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淡定。

“柴门暮雨馀”,则转入另一个场景,门前的柴门被雨水打湿,显得有些凌乱,但同时也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暮雨的降临,让诗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沉思,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常态吧。

“尊无陶令酒,架有邺侯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陶令,即东汉隐士陶渊明,他曾经隐居山林,饮酒作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邺侯,则是指三国时代的魏王曹丕,他喜欢读书并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诗人可能想要表达对那种简单、纯粹的生活的向往,也或许是对过去的某种回忆。

“旧业俱荒落,闲愁莫扫除。”诗人感叹自己的事业已经衰落,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而心中的闲愁也无法轻易消除。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一天因病卧床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助春风、暮雨等自然景象,以及陶令、邺侯等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境遇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体现在他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感悟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