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先归去,湘江后卜居。
纫兰谁复佩,种秫自能锄。
老丑慵看镜,穷愁独著书。
且须相觅醉,烧笋鲙鲈鱼。

【注释】

彭泽:指陶渊明,字元亮,晋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曾任彭泽县令。先归去:先辞去官职回家。湘江:即洞庭湖,在湖南,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后卜居:后选择定居在何处。纫兰谁复佩:纫兰香囊,是谁再佩戴呢?种秫自能锄:自己可以种稻子,用不着别人帮助。老丑慵看镜:年老体衰,懒得梳妆打扮照镜子了。穷愁独著书:因生活贫困而忧愁,只能独自写些诗文来排遣。相觅醉:互相邀请喝酒。烧笋鲙鲈鱼:烧着鲜嫩的竹笋吃,烹着新鲜的鲈鱼。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辞官归隐、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和志趣的诗。《宋史》本传载:陶渊明“尝预彭泽县事……解印绶去职。赋《归园田赋》。邑人于庐山之阳,筑土室临江带涧,营植菜圃,灌园樵苏,以自娱。”这首诗即是他辞官后的一段生活写照。

开头两句说“彭泽先归去,湘江后卜居”,意谓先辞去彭泽令的职务,然后决定到湘江流域去隐居。彭泽县,位于江西上饶地区,距当时的政治中心建康很远,陶渊明不愿做官,所以选择了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居住。

中间四句写他在湘江流域的生活情景。“纫兰谁复佩,种秫自能锄”,意思是:我绣花的香囊,有谁会再来佩戴呢?自己种植的稻子,能够自给自足,无需别人帮忙了。这四句诗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在湘江流域安居乐业的生活。“老丑慵看镜,穷愁独著书”,意思是:我衰老丑陋,懒得照镜子;贫穷困苦,只有埋头苦读来消磨时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感受。

最后两句说:“且须相觅醉,烧笋鲙鲈鱼。”意思是:我们应当互相邀请,一起痛饮,尝尝鲜美的竹笋,煮一锅鲈鱼。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心情,又描绘了湘江流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物产资源。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