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道春来好,愁多日更长。
看蜗知胜负,听燕识兴亡。
风雨五更梦,云山千里望。
浊醪吾尔爱,能涤九回肠。

下面是对这首《次韵杨秉中县尹春日病中述怀》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逐句释义
  • 谩道春来好,愁多日更长。
  • 这是诗人表达的一种情感,尽管春天的到来看似是好事,但内心的忧愁使得日子反而显得更加漫长。
  • 看蜗知胜负,听燕识兴亡。
  • 诗人通过观察蜗牛和燕子的行为,隐喻了世间的胜负和兴衰。
  • 风雨五更梦,云山千里望。
  • 风雨之夜,诗人梦见遥远的万里之遥的山川;而清晨则望着远方的群山。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浊醪吾尔爱,能涤九回肠。
  • 诗人喜欢浊酒,认为它能洗涤心灵的创伤,净化复杂的感情。
  1. 译文注释
  • 此诗为林弼所作,描述了他在春季因病在县尹任上的感受。
  • “谩道春来好”中的“谩道”意味着作者并不认为春天是美好的;“春来”指春天来临;“好”是形容词,表示美好的、令人愉快的。
  • “愁多日更长”中的“愁”是形容词,指作者感到忧愁;“久长”是副词,表示时间上的延续。
  • “看蜗知胜负”,“看”是动词,意为观察;“蜗”是一种小虫,这里用作比喻;“知胜负”指的是通过对小虫行动的观察来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 “听燕识兴亡”,“听”是动词,意为聆听;“燕”是一种鸟;“识兴亡”指的是通过聆听燕子的鸣叫来判断世间的兴衰。
  • “风雨五更梦”,“雨”和“风”是名词,分别指天气现象;“五更”指的是古代计时方法;“梦”是名词,表示梦境。
  • “云山千里望”,其中“云山”是名词,指连绵的山峰;“千里”是形容词,表示距离;“望”是动词,意为观望。
  • “浊醪吾尔爱”,“浊”是形容词,意指浑浊的;“醪”是名词,指酒;“尔”是代词,指你;“爱”是动词,意为喜爱。
  1. 作品赏析:《次韵杨秉中县尹春日病中述怀》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季因病在县尹任上的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性的意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2. 评析:林弼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手法在当时的文人中较为常见。他的诗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产生深刻的感受。

  3.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林弼作为一名官员和文士,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