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深依山水清,时听旧事话遗氓。
万株松古张公种,独秀峰高苏子名。
溪到南安流自浅,岭过大庾地还平。
西风翘首江头路,此去犹馀两月程。
南康县
小县深依山水清,时听旧事话遗氓。
万株松古张公种,独秀峰高苏子名。
溪到南安流自浅,岭过大庾地还平。
西风翘首江头路,此去犹馀两月程。
注释:
- 南康县 - 古代地名,今属江西省。
- 小县深依山水清 - 南康县地处山水之间,环境优美。
- 时听旧事话遗氓 - 经常听到过去的故事和传说,怀念过去的人民。
- 万株松古张公种 - 描述张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名人或官员)种植了成千上万的松树。
- 独秀峰高苏子名 - 形容独秀峰高耸入云,而苏子可能是指苏轼(北宋著名文人)。
- 溪到南安流自浅 - 描述一条小溪流向南安,水流平静。
- 岭过大庾地还平 - 描述越过大庚岭时地形平坦。
- 西风翘首江头路 - 西风吹拂着江边,人们翘首等待道路的尽头。
- 此去犹馀两月程 - 从这里出发,还有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译文:
小县深深依靠山水之清丽,常常聆听着关于过去的传说与往事。
万株松是古时张公所种,独秀峰因苏子而得名。
小溪通向南安,水势平缓自然流淌。
越过大庚岭,地形变得平坦如镜。
西风吹拂着江边,人们期盼着道路的尽头。
从这里出发,还有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赏析:
这首诗以“南康县”为开头,简洁地勾勒出了这个地理位置的特点——山水清丽,历史悠久。随后,诗人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历史人物来展示这个地方的美丽和人文景观。例如,提到“万株松”和“松古张公种”,不仅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也隐含了对古人治理环境的赞美。接着,“独秀峰”和“苏子(苏轼)”两个词分别代表了自然的壮观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地理和历史的典故来增加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溪到南安流自浅”和“岭过大庾地还平”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也暗合了中国古典地理知识和历史变迁的理解。
诗中的结尾“此去犹馀两月程”不仅是对旅程时间的描述,也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憧憬,使得整首诗歌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旅途的憧憬。这种情感的转变,既符合诗歌的传统风格,也增添了读者对诗中意境的共鸣。
这首诗通过对南康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将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