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南风送驿舟,苍梧江上景逾幽。
一双白鸟常随棹,无数青山总入楼。
鸣凤不来芳树暝,嘉鱼初上碧波秋。
故人解送桂香酒,洗盏临流破客愁。

万里南风送驿舟,苍梧江上景逾幽。

一双白鸟常随棹,无数青山总入楼。

鸣凤不来芳树暝,嘉鱼初上碧波秋。

故人解送桂香酒,洗盏临流破客愁。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第一句:“万里南风送驿舟,苍梧江上景逾幽。” 表达了诗人乘坐南风送来的驿船上路的情景。在苍梧江上,风景显得格外幽静迷人。这里的“南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象征了某种温暖和希望的气息。“逾幽”意味着这种景色之美好超出了诗人的想象,给人以深远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
  2. 第二句:“一双白鸟常随棹,无数青山总入楼。” 描述了一对白色的鸟儿总是伴随船只航行,而无数的青山仿佛进入了某个建筑或楼阁之中。这里的“双白鸟”可能象征着纯洁或美好的事物,它们与船只相伴,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青山总入楼”则可能暗示着自然的美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青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3. 第三句:“鸣凤不来芳树暝,嘉鱼初上碧波秋。” 此句表达了一种期待却未能实现的情感。“鸣凤”通常用来象征高贵、优雅的人或事,但此诗中并未出现“鸣凤”的身影,反而用“芳树暝”来描绘一个黄昏的景象,暗示了一种遗憾或失望的情绪。“嘉鱼初上”,可能是形容水中的鱼儿刚刚跃出水面,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碧波秋”,则可能是对秋天特有的清新和凉爽的描述。
  4. 第四句:“故人解送桂香酒,洗盏临流破客愁。” 描述了一位故人送来了桂香四溢的美酒,诗人因此心情大为愉悦,甚至忘却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洗盏临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美酒的陪伴下,面对江水,情绪得到了短暂的释放。“破客愁”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被这突如其来的喜悦所打破。
  5. 第五句:《用王编修韵呈梧州刘太守》的译文为:万里以南的风送我乘船远行,苍梧江上的景色更加幽静。一对白色鸟儿总是跟随船只,无数青山似乎进入了某个楼阁。鸣凤不来,芳树在黄昏时分显得有些暗淡,嘉鱼刚刚上钩的瞬间激起了碧波荡漾的秋意。故人送来桂香酒,让我心情愉悦至极,甚至忘记了漂泊的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6. 赏析:此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南风”、“白鸟”、“青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同时,通过对“鸣凤”与“嘉鱼”的巧妙对比,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诗人还通过“故人赠酒”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艰难时刻得到帮助时内心的温暖与感动。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林弼的《用王编修韵呈梧州刘太守》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并借此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整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让人体会到诗人对友情和旅行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自然、友情等方面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