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槎江与绛河通,偶共吟仙谒大雄。
花烛满庭蝉榻静,云山当户瘴尘空。
百筒清引香厨水,两掖凉生茗碗风。
试问参寥老开士,衲裙肯赠雪堂翁。

横槎江与绛河通,偶共吟仙谒大雄。

花烛满庭蝉榻静,云山当户瘴尘空。

百筒清引香厨水,两掖凉生茗碗风。

试问参寥老开士,衲裙肯赠雪堂翁。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人简介:林弼,初名唐臣,字元凯,福建龙溪人,至正八年进士,洪武二年改姓名为弼,授郎中。林弼还曾出使安南,去赆金,为明太祖所重,官至澄州知州,有《登州集》23卷。

  2. 诗句解析: “横槎江与绛河通,偶共吟仙谒大雄。”描述了横槎江与绛河交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偶遇仙人拜见佛祖的情景。“花烛满庭蝉榻静,云山当户瘴尘空。”描绘了庭院中花烛明亮、蝉鸣声声,以及云山环抱的门户,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3. 译文及注释: 横槎江与绛河相通,偶遇仙人拜见佛祖。花烛照亮庭院,蝉鸣声声;云山环绕门户,瘴气消散。百瓶清香引来厨房的水,两掖(袖口)带来凉爽的茶香。试问参寥老人是否愿意将他的僧衣赠送给我这位雪堂先生。

  4. 白话解释: 描述的是诗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偶然间在横槎江上与绛河交汇的地方遇见了一位仙人,并一同前往大雄宝殿进行朝拜。随后,诗人回到庭院,看到满院的花烛映衬着蝉鸣,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5.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因遇到仙人而引发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仙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仙人的敬仰之情。

  6. 名家点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观,被后人誉为佳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7. 轶事典故: 诗人林弼曾在出使安南时,因带去珍贵的金银礼物而被明太祖看重。后来他官至澄州知州,著有《登州集》23卷。这些历史事件为人们了解林弼这位伟大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

  8. 作品赏析: 《寿佛院用太史韵》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和自然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横槎江、绛河、花烛、蝉鸣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追求自然、向往仙人境界的情感表达。

林弼的《寿佛院用太史韵》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