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留滞隔年期,犹许仙槎到未迟。
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彩舟移。
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
宣室应烦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朋友牛典簿王编修的远行表示了深深的祝愿。
“日南留滞隔年期”,日南是古地名,今越南中部。这句说:你在日南停留,滞留已过了整整一年。“犹许仙槎到未迟”,仙槎指神话中的木筏,这里代指使者的船只。这两句说自己还希望使者的船不要误期。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殷切期望之情跃然纸上。
“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彩舟移。”诗人想象友人乘船经过时的情景,写景如画,情意悠长。
第三联中,“蒹葭倚玉惭三益”,“三益”指良马名,《史记·平津侯列传》载苏武出使匈奴时,汉天子赐给他一具良马,称为“从人”。后以“三益”称赠物。这两句的意思是:看到你头上插着的芦苇,我想起汉朝的良马,感到惭愧,好像没有赠给你一样。“薏苡明珠有四知,宣室应须前席问。”“薏苡”即今天的白藤萝,传说尧帝时,禹治水有功,尧赐禹九穗谷子,大禹种在其中八穗,其余两穗留给舜,让舜保存着。后来舜将这两穗分给天下人作为粮食,因此叫薏苡。“明珠”指珍珠。“四知”出自《左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不在那个地位上,就不必去考虑那个地位上的事务。“宣室”指的是汉代皇帝接见大臣、商议国事的地方。“前席”是指古人席地而坐,面向南,以东为尊,所以坐席在南边,面向北坐席在西边,坐席在西边的人比坐席在南边的尊贵。“前席问”,是请皇帝坐近些询问政事。这两句的意思是:看到你头上插着的芦苇,我想起汉朝的良马,感到惭愧好像没有赠送给你一样;听说你到了京城,应该向皇帝详细陈述你的所见所闻。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
末联中,“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诗人想象友人乘船经过时的情景,写景如画,情意悠长。“宣室应须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这两句的意思是:听说你到了京城,应该向皇帝详细陈述你的所见所闻。希望借你了解当地风俗的机会,把这首诗献给皇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相别时的心情是很激动的。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
首联:“日南留滞隔年期,犹许仙槎到未迟。”日南是古地名,今越南中部。诗人对朋友的离别表示了深深的惋惜之情。“犹许仙槎到未迟”,仙槎指神话中的木筏。这两句说自己还希望使者的船不要误期。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殷切期望之情跃然纸上。
颔联:“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彩舟移。”诗人想象友人乘船经过时的情景,写景如画,情意悠长。
颈联:“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诗人想象友人乘船经过时的情景,写景如画,情意悠长。“三益”指良马名。《史记·平津侯列传》载苏武出使匈奴时,汉天子赐给他一具良马,称为“从人”。这两句的意思是:看到你头上插着的芦苇,我想起汉朝的良马,感到惭愧好像没有赠送给你一样。“薏苡明珠有四知,宣室应须前席问。”“四知”出自《左传》,意思是不在那个地位上,就不必去考虑那个地位上的事务。“宣室”指的是汉代皇帝接见大臣、商议国事的地方。“前席问”,是请皇帝坐近些询问政事。这两句的意思是:听说你到了京城,应该向皇帝详细陈述你的所见所闻。希望借你了解当地风俗的机会,把这首诗献给皇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
尾联:“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诗人想象友人乘船经过时的情景,写景如画,情意悠长。“宣室应须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这两句的意思是:听说你到了京城,应该向皇帝详细陈述你的所见所闻。希望借你了解当地风俗的机会,把这首诗献给皇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