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斫蟠桃驾大杠,谩移兰棹泛苍江。
山光入野连桑海,水影浮云上竹窗。
幻枕何人寻旧梦,洞箫有客换新腔。
苍茫咏罢成长啸,天外飞来白鸟双。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广州江亭次熙阳太史韵
不斫蟠桃驾大杠,谩移兰棹泛苍江。
山光入野连桑海,水影浮云上竹窗。
幻枕何人寻旧梦,洞箫有客换新腔。
苍茫咏罢长啸去,天外飞来白鸟双。
我们来看第一首诗“不斫蟠桃驾大杠,谩移兰棹泛苍江。” 这里,“不斫蟠桃驾大杠”意味着不去砍伐蟠桃树,而是用一根大杠来撑起它。而“谩移兰棹泛苍江”是指随意地移动着兰花船在苍茫的大江上航行。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不去砍断蟠桃树,而是在江边随意地划动着兰花船,感受着江水带来的清凉。
第二首诗“山光入野连桑海,水影浮云上竹窗。” 这两句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山光入野连桑海”指的是山色与原野相接,连成一片;而“水影浮云上竹窗”则形象地描绘出水面上的倒影和飘荡的白云,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
第三首诗“幻枕何人寻旧梦,洞箫有客换新腔。” 这里的“幻枕何人寻旧梦”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而“洞箫有客换新腔”则描绘了一个客人用洞箫换了新的曲子的情景。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最后一首“苍茫咏罢长啸去,天外飞来白鸟双。” 描述了诗人咏唱完诗歌后,发出了长长的啸声离去的场景;而“天外飞来白鸟双”,则描绘了一对白色的鸟儿从天空中飞来的情景。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