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林人,偶作江海客。
及兹指南征,颇苦炎暑剧。
溽雨暗江浦,潦水日已积。
飞流出高树,栖苴在绝壁。
舟小畏湍驶,石乱惊峡窄。
仰观冰雪屋,俯瞰鼋鼍宅。
涉险豁壮心,吊古悲陈迹。
江干彼何神,缥缈留庙脊。
岁时走巫祝,牲酒纷狼籍。
我行不暇祷,风至即挂席。
但令饮量宽,何恤吟骨瘠。
苍莽江云秋,霏微山日夕。
候吏致殷勤,慰我远行役。
吾生当有营,匡时可无策。
天王今圣明,万里如咫尺。
外服广怀柔,内治深综覈。
幸复际雍熙,焉能守迂僻。
山豹隐雾文,溟鹍振风翮。
纳纳乾坤大,皦皦日月白。
愿成越裳书,庶以裨丘索。
【注释】
和熙:和气。阳太史庐陵道中作:在庐陵道上作诗。
我本山林人,偶作江海客:我本来是一位隐居山林的人,偶然做了一次江海之客。
及兹指南征,颇苦炎暑剧:等到这时奉命前往南方巡察,很是辛苦炎热。
溽(rù)雨暗江浦,潦(liáo)水日已积:阴雨连绵的江面上,积水已经积聚起来。
飞流出高树,栖苴(jiū)在绝壁: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水花冲刷着高高的树木,栖息在陡峭绝壁上的鸟雀也受到了惊扰。
舟小畏湍驶(tuán zhé),石乱惊峡窄:由于船小,害怕急流激荡;乱石嶙峋,又让狭窄的峡谷显得更加险峻。
仰观冰雪屋,俯瞰鼋鼍(yuán tuó)宅:俯视那些像冰雪一样晶莹透亮、如神话中的神宫一般高耸入云的建筑,以及下面那些像水中巨兽一样的山石。
涉险豁壮心,吊古悲陈迹:涉过险境开阔心胸,凭吊历史遗迹不胜悲伤。
江干彼何神,缥缈留庙脊(ji):江边那座是什么神灵呢?它那高高矗立的庙宇仿佛飘浮于云端之上。
岁时走巫祝(shòu),牲(shēng)酒纷狼籍(jí):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去向巫婆祈求平安,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摆放得到处都是。
我行不暇祷(dǎo),风至即挂席(xié):我赶路无暇去祈祷,一旦刮起大风就急忙把船帆收起来登岸休息。
但令饮量宽,何恤吟骨瘠(jí):只要能喝得痛快,又何必忧虑我的骨头瘦弱呢!
苍莽(cāng mǎng)江云秋,霏微(fēi wēi)山日夕:茫茫的江天暮色苍茫,山间夕阳渐渐西下。
候吏致殷勤(qín yīn),慰我远行役(yì):官差们送来了殷勤的招待和安慰,让我远离家乡的辛劳。
吾生当有营(yíng),匡时可无策:我这一生应该有所作为,匡扶时局应该能够出谋划策。
天王今圣明,万里如咫尺:当今的天王英明圣武,千里江山就像在眼前一样。
外服广怀柔(hú),内治深综覈(xī):朝廷对外宽容大度,对内治理得非常严谨细致。
幸复际雍熙(yōng xī),焉能守迂僻(yū pì):庆幸还能处于太平盛世,怎能拘泥于旧有的狭隘观念而不知变通呢?
山豹隐雾文,溟(míng)鹍(kǔn)振风翮(hé)(zhě):山豹隐藏在云雾缭绕之中,鲲鹏展翼翱翔于高空。
纳纳乾坤大,皦皦(jiǎo jiǎo)日月白:天地广大无边无际,明亮的月亮皎洁无比。
愿成越裳书(shū),庶以裨丘索(sōu):希望能写成《越裳献贡》那样的不朽之作,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我本山林人”开篇,点明自己身份。后半部分写自己因公务出行,途中所见景物及所感。前四句写途中所见,中间四句写途中所感,最后六句写途中所见与所感相融合的心境。全诗构思巧妙,结构谨严,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我本山林人”,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偶作江海客”。这里的“偶”,表明了自己的偶然性,“江海客”则表明了这次旅行的目的地——长江和大海。
颔联“及兹指南征,颇苦炎暑剧”,承接上文,写自己此次南巡的艰辛。这里的“指南征”指的是南巡的方向,“炎暑剧”则是指南方炎热的天气。这两句既交代了此次南巡的具体任务,又描绘了南巡路上的艰难险阻。
颈联“及兹指南征,颇苦炎暑剧。溽雨暗江浦,潦水日已积”,进一步描写了南巡路上的恶劣天气。“湿”字生动地表现了江面积水的情形,而“潦”字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形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此景的感受。
尾联“及兹指南征,颇苦炎暑剧。濡(ru濡)雨暗江浦,潦水日已积”,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和升华。这两句既概括了南巡路上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艰辛的态度和感慨。诗人通过这两句,将南巡路上的艰辛和对自然的热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读者的兴趣。诗人以山水为背景,以人物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个性又有品质的人物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