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公子居林丘,黄头王孙非阿俦。
空山月落松露下,时与玄鹤鸣清秋。
山人不归今几载,夜帐空兮怨兰𦶜。
一声啼断巫山云,竹枝歌里愁如海。
巫山之高高摩天,虽有长臂难扳缘。
前林霜果已垂赤,好从尔群高摘实。
【注释】
四禽词:指汉李陵《答苏武诗》四首。
林丘:山野的树林,这里指隐士所居。
黄头王孙:指汉代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淮南王赋》九篇。“阿俦”即“俦侣”。
玄鹤:一种神异的鸟,常在松柏之间飞翔。
夜帐空兮怨兰𦶜:夜晚帐幕空空落落,怨恨那兰花𦶜(一种香草)。
一声啼断巫山云:杜鹃声凄切悲楚,使天上的云彩为之中断。
竹枝歌:指巴渝一带民歌,是唐代流行的歌曲之一。
巫山高:巫山高耸入云霄。
长臂难扳缘:形容山高不可攀,难以攀登。
前林霜果:前林中的霜降果实,这里指早熟的果子。
尔群:你一群。
【赏析】
本篇是一首五言排律诗,全诗以孔雀自比,表达了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态炎凉、官场险恶的深深忧虑。
孔雀开屏,象征着华贵与尊严;而作者却以“黑衣公子居林丘”,自称“非阿俦”,表现出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高洁品质。
“空山月落松露下,时与玄鹤鸣清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面。月光洒落在空荡荡的山林之中,松树的露珠晶莹剔透,发出淡淡的光辉。此时,玄鹤在空中盘旋飞翔,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营造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秋季景象。
“山人不归今几载,夜帐空兮怨兰𦶜。”这里的“山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远离家乡,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夜晚的时候,空荡荡的帐篷里只有他一个人,心中充满了寂寞和思念之情。他对着兰花𦶜发出哀怨之声,表达出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声啼断巫山云,竹枝歌里愁如海。”这里的“巫山云”指的是巫山的云雾,它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世事。而“竹枝歌”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曲,它的歌词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无尽的忧愁。诗人在这里借咏竹枝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心中的忧愁化作歌声,如同大海一般汹涌澎湃。
“巫山之高高摩天,虽有长臂难扳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权力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巫山高耸入云,但仍然无法攀登到山顶。这比喻表明了世俗权力的虚无缥缈和不可企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权力的不屑和轻蔑态度。
“前林霜果已垂赤,好从尔群高摘实。”这里的“前林霜果”指的是前林中的霜降果实,它们已经成熟并挂满了树梢。诗人想要采摘这些果实,以此来享受丰收的喜悦和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然而,他深知这样的行为可能会招致他人的嫉妒和反感,因此他在行动之前会谨慎地权衡利弊得失。这种谨慎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欲望的清醒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整首诗以孔雀自比,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同时,它也透露出了作者对于世间冷暖、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