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辞半载陶公疏,一叶长江范老船。
去望云霄皆动色,到知乡里更称贤。
晴明驿路江花晚,潦倒堂闱彩服鲜。
多少欲归归未得,留题常记孝廉年。
【注释】
三辞半载陶公疏:三番五次地推辞,半载即半年时间。
一叶长江范老船:形容范蠡(春秋时人,以经商致富闻名)乘扁舟泛江的情景。
去望云霄皆动色:指远望天边云彩变幻,令人心旷神怡。
到知乡里更称贤:到了家乡,才知道自己的故乡比别处更显贤明。
晴明驿路江花晚:晴朗的天气下,驿路旁的江花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鲜艳美丽。
潦倒堂闱彩服鲜:形容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在考试中落榜后潦倒窘迫的样子。
多少欲归归未得:多少次想回家却始终不能如愿。
留题常记孝廉年:留下了许多诗文,时常怀念自己年轻时的廉洁之志。
【译文】
多次拒绝朝廷的高官厚禄,半年来我都在隐居山中。
就像范蠡乘扁舟泛江那样,我也驾着小舟顺流而下。
远望天际,云彩变幻无常,令人心旷神怡。
到达家乡后发现,故乡比其他地方更显美好。
晴空万里时,江边的花儿特别鲜艳;
而雨打湿身时,穿着华丽的衣服却显得狼狈不堪。
多少次想回家,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留在这里的诗作,常常怀念年轻时的清廉志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三辞半载陶公疏,一叶长江范老船”,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清高形象。接下来“去望云霄皆动色,到知乡里更称贤”,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故乡人民的美好祝愿。
在最后两句“晴明驿路江花晚,潦倒堂闱彩服鲜”中,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自身的潦倒与乡里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而最后的“多少欲归归未得,留题常记孝廉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