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烟水路漫漫,长日郊居性所欢。
老去自知双鬓改,春归一任百花残。
闲窗寂寂晴丝绕,高树阴阴鸟梦寒。
学《易》由来谙物理,惯将消息静中看。
《郊居自遣》是明人姚咨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前溪烟水路漫漫,长日郊居性所欢。
老去自知双鬓改,春归一任百花残。
闲窗寂寂晴丝绕,高树阴阴鸟梦寒。
学《易》由来谙物理,惯将消息静中看。
接下来将对该诗进行详细解析:
- 诗句解读:
- 前句“前溪烟水路漫漫”: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 “长日郊居性所欢”:表达了作者在长时间的乡村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和满足。
- 后句“老去自知双鬓改”:反映出岁月流转,人已变老,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 下句“春归一任百花残”:春天虽然结束,但百花凋零也带来了新的开始和生机。
- “闲窗寂寂晴丝绕” 描述了窗前的景色和时间静谧的氛围。
- “高树阴阴鸟梦寒”:通过鸟梦和树影,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最后两句“学《易》由来谙物理,惯将消息静中看”:反映了作者对《易经》的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 关键词注释:
- “前溪”:指代作者住所附近的一条小溪。
- “烟水路漫漫”:形容小溪两岸的景色如画,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长日郊居性所欢”: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时间居住在郊外的热爱和满足。
- “双鬓改”:描述的是年岁增长,发白的变化,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春归一任百花残”:表示春天虽然结束,但万物更新,百花凋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 “晴丝绕”:描绘了天气晴朗时,光线透过树叶形成的美丽画面。
- “高树阴阴”:形容高大的树木遮挡住了阳光,使得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幽静。
- “鸟梦寒”:描绘了鸟儿在树荫下梦中感受到的凉爽和舒适。
- “学《易》”:《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哲学著作,涉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
- “谙物理”:了解并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
- “消息静中看”: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微小的变化来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
- 赏析与评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诗中的意象丰富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 从结构上看,诗的节奏平缓而富有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命的态度。
- 诗歌的寓意深远,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种深刻的主题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艺术魅力。
- 写作背景:姚咨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隐居在乡下,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平静。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体现在了他的诗词作品中,这也是《郊居自遣》这样一首诗得以诞生的背景。
《郊居自遣》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感悟的诗歌。通过对前溪烟水的描绘、对四季更替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