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鞭万里长,葱岭暮云黄。
闻说单于遁,明朝猎白狼。
注释:
挥鞭万里长,葱岭暮云黄。
挥鞭:骑马鞭子挥动的样子。挥鞭万里,形容马儿跑得很快,也指诗人的豪迈心情。
闻说单于遁,明朝猎白狼。
闻说:听说。单于:古代匈奴最高首领称号。汉朝对匈奴人称“单于”。单于遁,指匈奴王单于逃跑了。
明朝猎白狼,指的是在明朝的时候去狩猎白狼山。白狼山位于现在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境内,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之一。
赏析:
塞上曲是唐代边塞诗的一种体裁,主要描写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战争生活、将士英勇等主题。本诗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色和战争生活,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首句“挥鞭万里长,葱岭暮云黄”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草原景象,诗人骑在马上,驰骋万里,眼前是葱郁的山脉和夕阳下的黄色云彩。这里的“挥鞭”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万里长”则强调了距离之远,展现了边塞的辽阔。
第二句“闻说单于遁,明朝猎白狼”则引入了战争的主题。单于遁表示匈奴王单于已经逃跑,而明朝猎白狼则是在描述第二天的狩猎活动。这里的“闻说”意味着诗人听到的消息,而“猎白狼”则是一种传统的狩猎活动,可能涉及到狩猎技巧或者狩猎动物的种类。
整首诗以边疆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述边塞的壮丽景观和战争生活,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战斗场面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