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探野寺,取径度溪桥。
宿雨鸣才歇,寒云湿未消。
琴声入林细,幡影隔花遥。
流水原无着,归心缓落潮。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维舟探野寺,取径度溪桥。 - 在这条小路上,我寻找着一所僻静的寺庙,沿着溪流旁的小桥行走。
  • 维舟:指船只停泊。
  • 探野寺:探索野外的寺庙。
  • 取径度溪桥:走小路过桥。
  1. 宿雨鸣才歇,寒云湿未消。 - 刚刚停歇的雨声还在回荡,而天空中还未完全散去的寒云还带着湿润的气息。
  • 宿雨:之前就存在的雨水。
  • 鸣才歇:声音刚停止。
  • 寒云湿未消:寒冷的云彩还带有湿润感。
  1. 琴声入林细,幡影隔花遥。 - 琴声轻柔入微,飘入树林深处;而远处的幡旗在花朵间显得朦胧而遥远。
  • 琴声:指弹琴的声音。
  • 入林细:声音进入树木内部后变得细小、细微。
  • 幡影:佛教中的幡(旗帜)的影子。
  • 隔花遥:通过花丛相隔,显得遥远。
  1. 流水原无着,归心缓落潮。 - 虽然水没有固定的归宿,但我的心却随着落潮缓缓平静下来。
  • 流水原无着:水流没有固定的归宿或终点。
  • 归心:回家的心情。
  • 缓落潮:心情随潮水慢慢平复。

译文:
在昆山道中,我在一座野寺里找到了停泊的船,沿着溪流旁的小桥前行。刚刚结束的小雨还在回荡,而天空中还未完全散去的寒云还带着湿润的气息。琴声轻柔地进入树林深处,而远方的幡旗在花朵间显得朦胧而遥远。虽然水没有固定的归宿,但我的心却随着落潮缓缓平静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江南春景图。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变化。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情景,以及他的行动和感受。接着,通过“琴声”和“寒云”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和自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流水”和“归心”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江南春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