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胤宜承序,贤王遂启封。
圭分劳睿眷,笙别怆慈容。
地接荆衡胜,人多宋景从。
行看江汉水,何处不朝宗。
景王之藩恭述二首
帝胤宜承序,贤王遂启封。
圭分劳睿眷,笙别怆慈容。
地接荆衡胜,人多宋景从。
行看江汉水,何处不朝宗。
注释:
- 帝胤宜承序:帝指的是帝王的后代,胤是指后代中的男丁。宜承序,意思是帝王的子孙应该遵循既定的次序。
- 贤王遂启封:贤王是指贤良的君主,遂启封,意思是贤明的君主开始治理国家。
- 圭分劳睿眷:圭是古代的一种礼器,用于祭祀时盛放祭品。劳,意为奉献、付出。睿眷,指智慧和恩宠,这里指的是对君王智慧和恩宠的奉献。
- 笙别怆慈容:笙是一种乐器,别指离别。怆,意为悲伤。慈容,指慈爱的面容。这里指的是离别时感到的悲伤。
- 地接荆衡胜:荆衡,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荆山和衡山等地。胜,意为美好。这里指的是地理位置优越,景色优美。
- 人多宋景从:宋景,可能指的是宋朝的君主,景从,意为跟随、追随。这里的意思是有很多人都选择去追随宋君。
- 行看江汉水,何处不朝宗:行看,意为走着看,表示期待之意。江汉水,指长江和汉江的水系。朝宗,意为朝拜宗主,表示归顺之意。这里的意思是走着看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江汉水系都向宗主朝拜,表示无论到哪里,都要忠于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景王赴藩地的祝福和期盼之情的表达。首联写景,通过“帝胤宜承序”和“贤王遂启封”表达了对景王未来治理国家的期许;颔联写景,通过“圭分劳睿眷”和“笙别怆慈容”表达了对景王的智慧和慈爱形象的赞美;颈联写景,通过“地接荆衡胜”和“人多宋景从”表达了景王所治之地的地理优势和人民的支持;尾联写景,通过“行看江汉水”和“何处不朝宗”表达了对景王治理下的国家统一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