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
远山若画屏,颇适栖迟趣。
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
偷线作钓丝,频遭邻媪怒。
得鱼辄放去,倒向萍汀卧。
梦一白髯翁,引行松下路。
教我学吟诗,茫不知其故。
携手登高坛,失足遂惊寤。
此梦宛未散,长渐耽词赋。
自谓口出云,人讥泥染絮。
今秋二十余,远游桃叶渡。
遍访众骚坛,旗鼓各争竖。
结社留小巫,气索不敢赴。
孤舟若病马,到家岁云暮。
相对妇攒眉,瓦瓶沽白堕。
醉吟长五言,书之挂蓬户。
无佛处称尊,一笑颜微破。

【注释】

  1. 万历己酉:万历十年,即万历九年。秋初:秋天刚开始。白下:指南京的别称。潘景升:潘之恒,字景升,明末诗人、文学评论家、藏书家。俞羡长:俞贞白,名羡长,明代文人,与潘景升、王太古等结社,以吟诗作对为乐。王太古:名世美,明代诗人,与潘、俞等人结社。柳陈甫:柳敬亭,明末清初说书人,有《水浒传》评点本传世。江仲嘉:不详,明代文人。秦淮大社:指南京秦淮河畔的文人雅集。病辞归:因病辞去参加雅集。
  2. 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远山若画屏,颇适栖迟趣。我家:指我住的地方。白板扉:用白纸糊成的门,比喻简陋朴素的生活。覆檐乌桕树:屋檐上挂着的乌桕树枝叶繁茂,遮挡了雨水。乌桕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白色。
  3. 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每忆七岁:每逢七岁时,想起七岁那年的事。摊书:翻开书本。不能句:写不出句子来,意思是读书时遇到难题而无法解决。
  4. 偷线作钓丝,频遭邻媪怒。偷线:偷着线做钓线,暗喻自己没有本事,只能做一些小儿科的事情。邻媪:邻居的老太太。怒:生气。
  5. 得鱼辄放去,倒向萍汀卧。得鱼:得到鱼。辄:就。放去:把鱼放开。倒向:倒在。萍汀:像浮萍一样飘在水面上的沙洲。卧:躺着。
  6. 梦一白髯翁,引行松下路。梦一:做了一个梦。白髯翁:白发的老者。引行:引领前行。松径:松树林间的道路。
  7. 教我学吟诗,茫不知其故。教我:教给我。吟诗:吟诵诗歌。茫:茫然,不知道。
  8. 携手登高坛,失足遂惊寤。携手:手拉着手。登高坛:登上高地祭神。失足:脚下踩空。遂:于是,就。惊寤:惊醒过来。
  9. 此梦宛未散,长渐耽词赋。此梦:这个梦境还没有完全消散。耽词赋:沉迷于诗词歌赋。
  10. 自谓口出云,人讥泥染絮。自谓:自称。谓:称说。口出云:口中吐出白云。人讥:被人们嘲笑。泥染絮:像沾泥的棉花一样。
  11. 今秋二十余,远游桃叶渡。今秋:今年的秋天。二十余:二十多。桃叶渡: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一带。
  12. 遍访众骚坛,旗鼓各争竖。骚坛:指文人聚集的地方。骚是古代一种诗体,这里泛指文人聚会的场所。旗鼓:旗帜和鼓声,形容气势浩大,竞争激烈。争竖:争相树立自己的旗帜和鼓声。
  13. 结社留小巫,气索不敢赴。小巫:小个子的巫者,这里指文人中的弱者。气索:气势低落。不敢赴:害怕参加聚会。
  14. 孤舟若病马,到家岁云暮。孤舟:孤单的小船。若病马:好像生病的马一样。回家:回到家里。岁云暮:年龄已经很大了。
  15. 相对妇攒眉,瓦瓶沽白堕。相对:面对面。妇攒眉:妻子皱眉头的样子。瓦瓶:陶瓷制成的瓶子。沽:卖。白堕:指白土,这里代指酒。
  16. 醉吟长五言,书之挂蓬户。醉吟:醉酒后吟诵。长五言:长长的五言诗。书之:写下这首诗。挂蓬户:挂在柴门上。
  17. 无佛处称尊,一笑颜微破。无佛处称尊:没有佛像的地方自称尊贵的人。一笑颜微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作者潘之恒(字景升)在梦游仙境中经历了一段奇遇。
    首联“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描写诗人所居之地,白纸糊成的门户,屋檐上挂着的茂盛乌桕树枝叶繁盛,遮蔽天光,形成一幅幽静淡雅的画面。“远山若画屏”,则描绘出一幅如画的山水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
    颔联“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回忆七岁时读不懂的书,表现了童年时期的懵懂无知和求知欲强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闭塞和保守。
    颈联“偷线作钓丝,频遭邻媪怒”。描述了一个小孩子因为不懂得钓鱼的技巧而被邻居老太太训斥,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统道德的维护。
    尾联“得鱼辄放去,倒向萍汀卧”。形象地刻画了小孩子在湖边垂钓的场景,鱼儿到手却立刻放生,表现出他的善良与纯真。
    诗中的梦境充满了奇幻色彩,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个孩子纯真烂漫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经历的一系列奇妙的经历。同时,诗歌也透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们对传统观念的重视与坚持,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