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
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
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
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
首先分析诗的标题“宿金山寺”。从诗中看,诗人在金山寺住宿一夜,宿金山寺是这首诗的线索。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城西的金山上(今名北固山),是佛家圣地之一。“宿金山寺”点明地点,交代了诗人游览的时间、目的和环境。
其次分析诗的前四句“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这四句诗写诗人宿金山寺所见所感。“窗中一抹海门焦”,诗人用“海门焦”形容晨光初照,金山的轮廓分明,如同一幅画;而窗内则只有淡淡的晨光照进来,显得有些暗淡,犹如墨色一般浓重。“珠贝鱼龙共此宵”,这是说金山上的夜生活十分活跃,有珍珠般明亮的星星,有像游鱼、鱼儿一样在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还有那些似龙非龙的动物,它们共同组成了这个夜晚的图景。“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这句中的“参”指参拜,这里指的是参拜佛祖。金山寺里供奉着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王菩萨,所以诗人来到这里就寝,希望能得到佛祖的保佑。“洗来天汉转时潮”中的“洗”指沐浴,这里是指沐浴在月光下,仿佛能听到天汉(银河)旋转的声音。
第三句“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这句中的“灵妃”指的是仙女,这里指仙女的佩饰;“少女箫”指的是女子吹起箫曲。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在金山寺过夜的感受:他想象自己能够与仙女一起游神游,感受到仙女身上的香气,同时还能听到女子吹起箫曲的声音。“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最后这句中的“梵王”指的是佛教中的天王,这里指佛教中的大圣天王,也就是佛祖。这句话的意思是:更何况是在佛祖的宫殿里,我在这莲花叶上暂时得到了自由自在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山寺的夜景,以及诗人在此过的一夜,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寺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答案】
宿金山寺
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
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
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
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
译文
窗户中透过一缕晨曦,看到大海的尽头,金山寺的轮廓清晰可见,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窗内则只有淡淡的晨光照进来,显得有些暗淡,犹如墨色一般浓重。
清晨,金山上的鸟儿和水中的鱼虾都在嬉戏。诗人在金山寺过夜,枕着善财参后的石头,听着天上的天河旋转的声音。
晚上,他在禅房中梦见神仙,听到了仙女们的歌声。他想象自己能够与仙女一起游神游,感受到仙女身上的香气,同时还能听到女子吹起箫曲的声音。
况且是在佛祖的宫殿里,在这片莲花叶上我也能得到片刻的自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