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仿佛皋契尘。
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
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万物的纯真与和谐,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争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阴阳二气不交替变化,世间万物岂不都是真实的?)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万物虽然受时间的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纯净、质朴的本质。)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扬雄原本清静淡泊,却因世俗浊乱而致力于创作,使之成为新的美德。)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贾谊立志高远,他的文章充满豪情壮志,有如过秦一样的伟大。)其君或唐虞,仿佛皋契尘。
(他们的君王或许像唐尧、虞舜那样圣明,就像皋陶、契那样的贤臣那样高尚。)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自己屈从于现实,悲哀啊,这种努力却徒劳无功。)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因此明白内心的纷乱,人的心灵与身体才会真正地亲近。)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应当坚持正直的人生道路,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避免迷失方向。)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
(手执酒壶,靠在船舷,仿佛在回味那美酒的味道。)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为何一定要去寻求隐士的生活呢?古今的人都是如此。)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提到“二仪不翻覆”和“物情虽冯时”,表明了他对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质的纯真和美好。同时,他也指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如“扬子本清静”、“贾生抗高志”,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背离本性的行为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理想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