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忿白日尘,宵赏有灵悦。
山蹊任襟入,不必有昔辙。
石淙长写韵,风林时落叶。
冻狖僵石霜,跃鳞触潭月。
山空夜深静,魈鬼时出灭。
自非返冥极,谁能畏城阙。
【注释】:
梦作月山独步歌:在梦中,我独自漫步在月亮山上。
不忿白日尘:不愿忍受白日的尘世。
宵赏有灵悦:夜晚欣赏美景时感到愉悦。
山蹊任襟入:沿着山路随意而行,让衣襟随风飘动。
石淙长写韵:溪边水声潺潺,宛如诗篇。
风林时落叶:秋风起时,树叶纷纷落下。
冻狖僵石霜:寒风吹拂,使野兽的皮毛都变白。
跃鳞触潭月:水中的鱼儿跳跃,月光倒映在潭水之中。
山空夜深静:夜晚,群山寂静无声。
魈鬼时出灭:有时,山中的鬼魅会突然出现又消失。
自非返冥极:只有达到最高的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轮回。
谁能畏城阙:我们凡人怎能畏惧高墙深宫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诗歌。全诗以“梦”为线索,通过对月亮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风物、动物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渴望超脱世俗束缚的人生理想。
首联“梦作月山独步歌”,以梦境为开端,将作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这里的“梦”并非指真实的梦境,而是指一种精神境界或理想境界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这个境界中独自漫步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颔联“不忿白日尘,宵赏有灵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愿被尘世纷扰所困扰,而是选择在夜晚欣赏美景时感到愉悦。这里的“灵悦”一词,既形容景色美丽动人,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颈联“山蹊任襟入,不必有昔辙”,进一步拓展了诗人的视角。他不再局限于眼前的景色,而是任由衣襟随着山路飘动,仿佛要穿越过去的道路。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尾联“冻狖僵石霜,跃鳞触潭月”,则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诗人看到了野兽在寒冷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画面,同时也感受到了鱼儿在月光下跳跃的美丽瞬间。这些自然现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最后一句“山空夜深静,魈鬼时出灭”,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概括和升华。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山景和幽灵的出现,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他认为只有达到最高的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轮回,从而摆脱世俗束缚,实现自己的自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