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坚冰至,北风吹衣凉。
户庭不可出,送子上河梁。
握手三数语,礼不及壶觞。
前辕有征夫,同行意异乡。
人生岂有定,日月亦代明。
毛裘忽中卷,先风欲飞翔。
南北各转首,登途勿徊徨。
【注释】
长河:黄河。坚冰至:黄河结冰了。北风:指北方寒风。吹衣凉,形容天气寒冷。户庭:家门。不可出:不能出去。子:我的儿子。上河梁:登上黄河桥。握手:表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三数语:几句告别的话。礼不及壶觞:礼节不周到。壶:酒器;觞:酒杯。征夫:远行的丈夫。同行意异乡:一起走的人却有不同想法。人生岂有定:人生岂能有固定不变的呢。日月亦代明:日月轮流更替,光明永在。毛裘:皮毛衣服,比喻冬天穿的厚衣物。忽中卷:忽然间卷起。先风:先到的风。欲飞翔:想飞向远方。南北各转首:分别时各自转过脸去。勿徊徨:不要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诗的前八句写景抒情,后两句写别情和祝愿。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深厚,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开头四句“长河坚冰至,北风吹衣凉。户庭不可出,送子上河梁。”写冬日黄河结冰,北风凛冽,诗人无法走出门户,只有目送儿子登船远行。“长河”、“坚冰”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北风”渲染气氛,表现了送别时的凄清景象。“坚冰至”,既写出了气候的严寒,又表明河水已经结冰,可见天气之冷。“北风”不仅使气温下降,使人感觉寒冷,而且使人心情也变得冷酷,因此“北风”也是诗人感情上的外化。“户庭不可出,送子上河梁”二句,进一步写诗人无法出门送别。“户庭”是指诗人的家,“不可出”则说明诗人因天气寒冷而不愿外出,只能呆在家中。“送子”表明这是一次家庭间的送别。“上河梁”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上”字用得十分传神,写出了友人即将离开自己的场景。这四句诗通过描绘环境、人物、动作等细节来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为下文的离别作好铺垫。
“握手三数语,礼不及壶觞。”写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面。“握手”是两人之间最常见也最能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三数语”则表现出两人之间的深情厚义。“礼不及壶觞”表明诗人虽然内心充满不舍,但礼节却显得过于拘谨,不能尽释前嫌,所以只能用酒作为媒介来抒发内心的离愁别绪。这里的“壶觞”既是古人用来盛放酒水的容器,又是古代宴席上常用的礼仪用具。二者在这里被用作代指酒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前辕有征夫,同行意异乡。”写送别的场景。“前辕”是指马车的前部,这里用来象征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和隔阂;“征夫”则意味着远行的丈夫或者旅人,这里用来代表诗人的朋友。“同行意异乡”表明尽管他们同在路上行进,但内心的情感却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意异乡”既包含了远离家乡的忧伤,也包含了对朋友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人生岂有定,日月亦代明。”写诗人的感慨。“人生”指的是人的一生,“岂有定”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性;“日月亦代明”则是说时间的流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何时何地,日月都自有其规律和周期。这里的“代明”既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性和易逝性。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之情。
“毛裘忽中卷,先风欲飞翔。”写诗人的想象。“毛裘”是用来抵御寒冷之物,“忽中卷”则表明它突然被卷入了风中,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力量之大以及天气之恶劣;“先风欲飞翔”则描绘了风的方向和速度,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期望和向往。这里的想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希望,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浪漫主义的色彩。
“南北各转首,登途勿徊徨。”写诗人的劝慰和祝愿。“南北各转首”表明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勿徊徨”则是鼓励人们不要犹豫不决,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整首诗通过送别和朋友的分别两个场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