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青毡地,何当事远游。
问人还剑浦,寻雪上罗浮。
海岸飞花尽,蛮天落木愁。
粤台时眺览,万里见高秋。
【注释】
①广文:指吴广文。
②岭南:即岭外,泛指南方。
③剑浦:山名,在福建上杭,是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
④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⑤粤台:指广东的台山(今广东省台山县)。
⑥眺览:远望眺望。
⑦高秋:秋高气爽的时候。
【译文】
你将去岭南,一片寂寞的青毡之地,不知何日能远游。
问人还剑浦,寻雪上罗浮。海岸飞花尽,蛮天落木愁。
粤台时眺览,万里见高秋。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别朋友吴广文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远行岭南的关切之情。首联起笔突兀,“寂寞”二字直点送行的背景,“青毡地”三字写出了岭南的荒僻,“何当事远游”则表明送行者的殷切期望。“寂寞”二字,既是写景,又暗寓着送行者内心的孤独、惆怅之情。
颔联以一“问”字领起,“还”是归还,“剑浦”是地名,“剑浦之还”,是指诗人询问友人是否将剑浦的美景带回来了。而“寻雪上罗浮”则是诗人想象友人将到访罗浮山,并期待在那里欣赏雪景。
颈联两句写景,“海岸飞花尽”“蛮天落木愁”,描绘出一幅凄凉悲凉的图景。这里既点出了岭南的地理特点,又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后句铺垫了感情色彩。
末联写诗人在遥望中看到的景色和感受:在台山遥望,可以看见万里之外的秋天;在罗浮山遥望,可以看到茫茫的山林。这里的“万里”和“高秋”两词都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既有对友人的关心,又有对远方美景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高超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