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何年到,名山敞梵筵。
坛空诸佛下,洞古一僧禅。
钵与龙俱卧,灯将虎并传。
真如只自得,谁为问青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游横山庵》。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白马何年到?
- 关键词:“白马”通常指代佛教中的“马头金刚”。
- 解析:“白马何年到?”表达了诗人对白马所代表的佛教象征的好奇或向往。这里的“来到”,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即“到达”或“抵达”。
- 名山敞梵筵。
- 关键词:“名山”指的是有名的高山。
- 解析:“名山敞梵筵。”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佛教圣地景象。在这里,“名山”强调了环境的高洁和神圣,“敞梵筵”则形象地描述了寺院内举行佛教仪式的场景,如佛事活动、诵经等。
- 坛空诸佛下,洞古一僧禅。
- 关键词:“坛”、“佛”、“洞”均与道教有关,但此处更偏向佛道结合。
- 解析:“坛空诸佛下”,意味着寺庙中供奉着佛像,这些佛像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在这里,“坛空”表示寺庙内部空旷,没有其他杂物,使得佛像更加突出,也体现了一种简洁而清净的氛围。
- “洞古一僧禅”,则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山洞,其中住着一位僧人在打坐修行。这里的“古洞”强调了时间的沉淀,而“一僧禅”则展现了僧侣们虔诚修行的生活状态。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佛道合一的向往。
- 钵与龙俱卧,灯将虎并传。
- 关键词:“钵”、“龙”、“灯”都与佛教有关,但更多地指向道教。
- 解析:“钵与龙俱卧”,这里的“钵”指的是僧人使用的碗状容器,而“龙”则象征着吉祥和威严。将“龙”与“钵”放在一起,意味着僧人在修行时,如同龙一般威武,同时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安详。
- “灯将虎并传”中的“灯”象征着光明和智慧,而“虎”则代表着勇猛和力量。在这里,“虎”作为守护神,象征着佛法的护法之力,同时“灯将虎并传”也暗示了僧人传授佛法的过程充满智慧和力量,能够保护信徒免受邪灵的伤害。
- 真如只自得,谁为问青莲。
- 关键词:“真如”指的是佛教中的“真如理”。
- 解析:“真如只自得”,这里的“真如”是指佛教中的真理,而“自得”则表示这种真理只有自己能够领悟和体验。诗人表达了一种独到的理解和领悟,认为这种真理只能由自己来获得和理解。
- “谁为问青莲”,“青莲”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比喻高洁、纯洁的品质。在这里,“问青莲”意味着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清纯和高远的境界。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向往高尚品质、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横山庵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佛教圣地场景。诗人以佛教元素为背景,融入了道教的元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融合景象。诗中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如“白马”、“坛空”、“洞古”等,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内的佛教氛围以及僧人修行的情景。同时,诗句中也蕴含着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美。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