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辍金华讲,长投海岸簪。
中涓谁冀北,太史竟周南。
襚道黄泉启,关门紫气含。
平生携手客,泪尽百花潭。

【注释】

  1. 乍辍金华讲:突然停止讲授金华的经书。金华,指太常寺,唐时为礼部尚书属官。
  2. 长投海岸簪:长期抛掉在海边插着的冠帽(表示放弃仕途)。
  3. 中涓谁冀北:中涓,即中郎,是汉代的一种低级官员。冀北,指代北方,借指朝廷。
  4. 太史竟周南:太史,掌天文历法,周代分国为三州,太史掌管其一。这里以“周南”自比,意谓辞官隐居。
  5. 襚道黄泉启:黄泉,地下泉水;启,打开。指人死后下葬。
  6. 关门紫气含:关门,指山海关。紫气,指祥云。古人认为山海关一带常有紫气环绕,故称此地为“紫气之门”。
  7. 百花潭:百花潭,即百花池,在今北京市北海公园中海西北角。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730—741),作者当时因遭谗言而被迫离开长安,到洛阳居住。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离京后对京城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抑郁。
    “乍辍金华讲,长投海岸簪”,诗人突然停止讲授经书,长期抛弃在海边插着的官帽(表示放弃仕途)。“中涓谁冀北,太史竟周南”,说自己像汉代低级官员中郎那样,长期弃官隐居在北方;自己像太史那样,终于辞官归隐,到南方去(“太史”原指掌管天象星历的人,这里比喻自己)。“襚道黄泉启,关门紫气含”,说自己死后埋葬的地方有吉祥的紫气(紫气,古代传说中帝王所居之地有紫气充溢),就像山海关一样(“紫气”,《史记·封禅书》载:“秦皇帝东游,至阳山,有神荼、郁垒持苇索缚虎豹,秦皇射杀两虎、豹,置之山林。”后人据此说“紫气”为吉祥之气)。“平生携手客,泪尽百花潭”,说自己一生结交的朋友,现在都流落他乡(“携手客”指与李白一起在长安结交的朋友),自己也到了百花潭(“百花潭”,在今北京北海湖中,因盛产荷花而得名)。
    全诗语言平易流畅,风格清新自然,反映了诗人离京后的哀伤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